怎么快速的背课文,“读过的书,总是记不住内容?”这3个方法,让你的阅读效率翻倍

极简大道 极简大道 2023-04-01 超级记忆术 阅读: 315
摘要:


我喜欢的女子组合——S.H.E唱过一首歌,有一句歌词是这样唱的:

《论语》就算背错了顺序

却背不错做人的道理

我觉得,读书应该是一件愉快的事,不需要有那么多负担。

就像我看漫威电影,现在都记不清美队的女朋友名字叫什么、鹰眼的原名叫什么,也忘了钢铁侠3、美队、妇联1、2的很多细节(妇联4看过很多遍,几乎能记住了)……

但这并不妨碍我在电影院里吹空调、喝可乐、吃爆米花的心情。

读书,也应如此。


但是,对于专业人士来说,看漫威电影也能学到很多——如何构建自己的“电影宇宙”?不同风格的导演、如何拍同一个系列的电影?如何把俗套的超级英雄电影拍出新意……

所以,只要你肯用心,并且找到合适的方法,任何时候都可以学到东西。

如果你想通过阅读来学习,希望有所收获,那么下次看书的时候,不妨带上这三样工具——

(字数较长,可以先收藏慢慢看)


1.带上【目的】去阅读


我们一起来想象一个场景——

甲方说:我想做宣传,你给我出个海报吧!

你说:好的,请问你的要求是什么?

甲方说:没有要求,你做了我看。

你问:想要什么风格呢?

甲方说:高端、大气、上档次,另外还要好看,让人看了想付钱;但不能太俗,要高端……

这时候,你想说什么?

我想,如果你不骂人的话,可能内心也会很迷茫吧?

“这算什么需求?你想要什么都不知道,我怎么做?”

当你告诉自己“要读书,要有收获”的时候,你内心的自己,其实就提出了这个问题:你的“需求”是什么?


有了“需求”,下一步就是找到“切入点”。

比如:读《资治通鉴》,有的人可以读出管理下属的技巧,有的人可以读到“为人处事”的方法,有的人则可以学到“如何经营一家公司”,有的人还可以学到很多历史知识……

为什么可以读出这么多东西呢?

因为他们的“切入点”不同。


我们来看《资治通鉴》中的一则故事:

魏文侯派乐羊攻占了中山国,然后把土地封给自己的儿子。

末了,他还在宴席上问群臣说:“你们认为,我是什么样的君主呢?”

大家都说:“仁君!”

有一个叫任座的人却说:“你把土地封给了自己的儿子,怎么能算得上是仁君呢?”

魏文侯听了,很生气;任座见状,就起身出去了。

魏文侯又问翟璜:“你觉得,我是什么样的君主?”

翟璜说:“仁君!”

魏文侯问:“为什么这样说呢?”

翟璜说:“我听说‘君仁则臣直’。任座能如此当面直言,所以我知道您是仁君。”

魏文侯很高兴,让人把任座请了回来。


读了上面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呢?

如果你是一名员工,可以学到“如何跟老板提建议”;如果你是一位领导,也可以学到“赏罚分明”。

如果你是一个学生,那么,赶紧把这个故事记下来,以后写作文就有素材了……

所以,这就是我给你的第一个建议:带上【目的】去阅读,做自己的“甲方”,让阅读的“收获”有迹可循。


2.带上【方法】去阅读

你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不认识路、又没有人可以帮你指路,这时候该怎么办?

这还用问吗?当然是打开地图app,输入目的地、然后开始导航呗!

如果目的地太遥远,app还会给你推荐出行方案:坐地铁还是坐公交?在哪里乘车?下车后怎么走……

导航app都给你规划的明明白白,还会给你预估到达时间、推荐最优路线。

如果导航app只告诉你:目的地距离你五公里;至于怎么走、坐哪路车、在哪个站下车,一律不告诉你,这时候你会不会很崩溃?


阅读也是如此。

你希望读书能够有所收获,除了带着“明确的目的”,还要有“分析的角度”才行。

需要哪些“分析的角度”呢?

我们就拿“阅读文学小说”来说吧!

最常见的“分析角度”有四个:主题、人物、词句、结构。


1)揣摩提炼作品的【主题】

“主题思想”是作品的灵魂,阅读文学作品,如果只是关注“剧情”,把名著当做“网文”来读,那就等于喝龙井茶解渴——太浪费啦!

比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让你复述一下自己的收获,你是不是会说:“小说讲了一个老人出海捕鱼,然后跟大鱼搏斗了很久,最后那条鱼还被鲨鱼吃了。”

那么,海明威想表达什么呢?

他想表达的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

同时,这个老人身上的品质,体现了海明威的人生哲学和道德理想。

这让我想到了美国队长那句:“我可以跟你耗一整天。”

如果我们读了《老人与海》,没有尝试去提炼这些主题,那就很难说有什么收获。


同样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观?

如果你读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传记,或者大致了解他的一生,那么,你在读到保尔的自白时,自然也会揣摩到作者的思想: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当然,我拿这篇小说出来,只是举个例子,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要去读它、并且都要感悟海明威的“人生哲学”,或者像奥斯特·洛夫斯基一样为信仰奋斗。

如果你喜欢村上春树,也可以试着去提炼他的作品的主题;

如果你喜欢东野圭吾或者余华,也可以去提炼他们的作品。不要只停留在“剧情”上面就好。



2)分析典型【人物】

“小说”是什么?

“小说”不是故事。

故事,就是给你一段完整的剧情;而小说,却是通过剧情,为你呈现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所以,读文学小说,我们就需要去分析里面的人物。

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塑造了谁?他属于哪个阶层的人物?他生活的背景是怎样的?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方式去塑造他?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作者哪些思想?你能从中获得什么感悟和启发吗?


你可能会说:分析这些有啥用?难道我要去参加语文考试不成?

其实不然。

小说中的“典型人物”,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一部好的小说,就像是人生的放大镜,可以把人性放大了给你看。

我们就拿鲁迅先生来说吧!作为中国人,相信你已经很熟悉鲁迅的作品了。

鲁迅塑造了很多人物,虽然已经过去近百年,但我们身边仍然能找到这些“人物”的影子——比如,每天跟别人唠叨自己“工作烦”、“老公赚不到钱”、“孩子不听话”的人,像不像祥林嫂?

那些吊儿郎当、对什么事情都保持盲目乐观态度的人,像不像阿Q?

还有那些高不成低不就、一事无成还迷之自信的人,像不像孔乙己?

……

如果你不想浑浑噩噩、不想每天陷入琐碎的“柴米油盐”,而是想获得精神上的提升,不妨去观察文学作品里面的人物吧!


3)分析【词句】的妙用

同样是表白,一个网文作者会怎么写?

“宝贝,乖……让我宠你……”

文学大师会怎么写?

“给玫瑰换个名字,它还是照样芳香,所以罗密欧也一样。罗密欧,抛弃你的名字吧,我愿将我的身心,补偿你这身外的空名。”


4)分析作品的【结构】、谋篇布局……

罗贯中是怎么写“刘备三顾茅庐”的?

《三国志》对这一段的记载,就一句:“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刘备去拜访诸葛亮,前后往返三次,终于见到面)

《前出师表》也只提到一句:“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屈尊下驾来看我,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


而《三国演义》却把这个过程写得一波三折:

第一次,刘备去见诸葛亮,却被告知“出去云游了,不知道去哪,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给诸葛亮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回程路上,刘备遇到了诸葛亮的朋友——崔州平,见其“容貌轩昂,风姿俊爽”,就跟他聊了几句。对方把诸葛亮夸到了天上;

第二次,刘备冒着大雪去见诸葛亮,结果还是没见到,倒是分别遇见了诸葛亮的弟弟、岳父,以及另外两个朋友,他们的言行举止,都让刘备钦慕不已,这又从侧面烘托了诸葛亮;

第三次拜访,已经是第二年春天了。刘备吃了三天素,沐浴更衣,再去隆中,才总算见到了诸葛亮。

这样就完了吗?然而并不——此时的诸葛亮正在睡午觉。刘备不敢惊动他,只好在门外恭恭敬敬地候着……

这样一来,诸葛亮的形象是不是更神秘了?

这就是小说的“布局”。


还有《百年孤独》的经典开篇,一句话就把读者的胃口吊起来了:“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还有很多,就不展开细说了。

读文学作品,也是有“方法”的。“主题”、“人物”、“词句”、“结构”……这些都是分析文学小说的角度。带着这四个角度去阅读,会让你的理解更深刻。


3.带上【便签】去阅读

前面讲了阅读要有【主题】,思考要有【工具】,那么,第三个建议就是:要有做记录的【便签】。

节假日出去玩,你到了一个风景秀美的地方,会怎么做?

我猜,你大概率会跟我一样:先掏出手机、拍个照再说——这么好的风景,如果不拍下来,下次就很难见到啦!

回到家整理照片,你会发现:哇,原来这个湖这么大、湖边的柳树这么漂亮,那个角落还停了一艘小船……

这些细节,很可能是你当时没有仔细看的,如今回味照片,你又发现了更多细节,甚至还想起当天的天气、中午吃的那一餐美食……

如果手机和相机都没电了,你可能还会懊恼不已,觉得“这么好的风景,没有拍下来,简直太浪费了”。


阅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旅行”。

我们无法把旅途的每个细节都记录下来,于是,“读书笔记”就是我们的相机。

这里我推荐使用便签来记录:当你读书的时候,遇到一些比较经典的段落,或者让你特别有感触的地方,就撕一张便签纸,把你的想法写上去,然后贴到书中。


这样既不会弄脏书本,也不必做太多笔记(因为便签纸就那么大),心理负担不会特别重;同时,便签纸也可以随时撕下来,整理成一篇完整的读书笔记。

过一段时间,当你重新翻开书,看到那些便签纸的时候,你也很容易回忆起自己当初想法和感悟,就像翻看自己过去旅游的照片一样。


以上就是我向你推荐的三种工具。

最后,一起来做一个小小的回顾:

阅读的时候,你要带上的第一种工具是:阅读的【目的】。

一本好书,给我们带来的收获,应该是多方面的。

同样是阅读《资治通鉴》,有的人可以读出管理下属的技巧,有的人可以读到“为人处事”的方法,有的人则可以学到“如何经营一家公司”,有的人还可以学到很多历史知识……

不同的人,他们的切入点不同,因此得到的“收获”也不一样。

所以,在读书之前,可以花点时间想一想:你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

是想开阔眼界、还是学习一些有用的方法和技巧,或者,只是想打发一下时间、让自己放松一下呢?


你要带上的第二种工具是:阅读的【方法】。

就像我们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打开导航APP,它会为我们提供不同的线路:假如你坐地铁,应该怎么走;假如你坐公交车,应该怎么走;又或者,你自己开车,应该走哪条路?

开始阅读之前,我们也应该提前准备好自己的“阅读方法”。

比如,读完一本文学小说,如果仅仅知道它的剧情写了什么,我们对它的理解,就还停留在表面。

那么,如何才能理解得更深刻呢?

我为你推荐了四个“分析的角度”,分别是:分析作品的主题和中心思想、分析作品的典型人物、分析作品的词汇和句子,以及分析作品的结构。

当然,如果你想更深刻的理解一部作品,只有这四个角度还不够;但没关系,一开始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一步步来就好。


你要带上的第三种工具是:阅读的【便签】。

在阅读的时候,可以准备一叠便签纸。当书中有哪一段触动了你,或者作者的观点给到你启发,不要憋着,马上撕下一张便签纸、贴在书上,然后简短地写下你的想法。

一边读,一边记录,并且每次不用写太多,两三行字就可以了。

很少有人能做到“过目不忘”,大多数人读书的时候,都是“边读边忘”。

记不住书中的内容,怎么办?挑重点、做好笔记就行。

如果你记录的越多,说明这本书给你的收获就越大。等你读完一本书之后,再把这些便签纸撕下来,整理成一篇完整的读书笔记。

即使整本书的内容都没能记住,你只需要翻开自己的读书笔记,很快就能想起这本书的重点。


好了,以上就是我今天想分享的内容,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启发!

最后,还想再啰嗦一遍:我觉得,读书应该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不要强迫自己“一定要学到什么”。

只要你喜欢阅读,只要身边有书可以读,至于读了有没有收获,谁知道呢?

读就行啦!


书到用时方恨少,每天多读5分钟!

其他相关
快速记忆课文,为什么课本上的知识时间长就忘记了?

快速记忆课文,为什么课本上的知识时间长就忘记了?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3-04-28 阅读: 133
你还记得求学期间的课本知识吗?今天的小朋友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为什么过了一学期就忘记得差不多了?到底是记忆力的问题,还是理解力的问题?不明就里的家长们,可能又要焦虑罗。要想学习好,还得追因果。笔者最近在读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一书,20年前关于中学课本上历史知识的困惑仿佛如任督二脉打通一般。遥想当年,中学课本把各种知识如倒豆子一般排开,我的头脑中却只有事实,没有因果,知识往往如过往云烟般消失得无影无踪。比如,历史课本上讲春秋战国期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孔子为什么提出了“仁”,老子为什么提出了“道”,韩非子为何提出了“法”。因为没有明白知识的源由,人类头脑很难建立起深刻的印象。...

快速记忆语文课文的方法,00后二建考生真大胆,果断丢掉教材21天背完建筑考点速记成功上岸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3-04-28 阅读: 105
一眨眼距离23年二建考试已经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了,可能有很多考友和我当初备考的时候一样,考前的焦虑加上面对实务背的头昏脑涨。面对厚厚教材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了。不过也不用太过担心,毕竟建筑难度确实不算太大,再加上我这份二建建筑21天考点速记手册,上岸稳稳的。...

90年代小学语文课本,八零后「怀旧课本」六年制 小学《数学》第一册「1983版1992印」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3-04-28 阅读: 299
【编者按】看到小时候的小学数学,突然感觉回到了小学年代,看到自己的青春。分享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1992年印),希望看到小时候的感觉。这本小学教材,在80年代和90年代出生的人,很多学习使用,简单明了易学,黑白为主。就这么简单,没有多余的辅导教材,没沉重的作业学习负担,农村娃娃放完学后,就可以自由玩泥巴,上树掏鸟蛋,下田捉泥鳅,自由放牛,学习玩耍两不误,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轻松欢快的学习经历。...

记忆中的小学课文,八零后怀旧课本,(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插图(人教87版)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3-04-28 阅读: 339
这些是80年代小学语文课本内容,看到这些仿佛就在昨天,唉!岁月匆匆,都奔四了。怀念小时候的时光。看得两眼泪汪汪 都是回忆啊!再也回不去了。看到这些,想到那时候父母为了让我们几兄妹有书读所受的苦,真的想哭一年养几头猪、耕田的收入不够交学费…再见了我们的青春啊,好想喊出这句话。我不想,我不想长大,长大后…...
怀旧90语文课本一年级,自考掌握这五步让你秒读懂教材

怀旧90语文课本一年级,自考掌握这五步让你秒读懂教材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3-04-28 阅读: 140
在自考备考过程中,关于读懂教材自考生有哪些快速掌握参考资料重难点的技巧呢?...

孩子认字老是记不住怎么办,文理科超强记忆秘诀:1招教会你,1次记住不会忘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3-04-28 阅读: 151
我曾在一次免费网络公益课下课后,做过一个调查,问他们为什么在文理分科时,选择了理科而不是文科。被调查对象的答案可谓多种多样,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即因为文科要记忆的内容实在太多,他们不愿意记也记不住,由此“弃文从理”。这部分同学的理由确实有一定的道理。文科学习,记忆是取得优异成绩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拿历史这一学科来说,中学历史课的内容,囊括古今中外,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和演变。它丰富的内容,常常使人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它纷繁的头绪,又往往给人带来记忆的困难。...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