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必背古诗词,孩子还小背诵大量古诗文,八九成不解其义,可行吗?不如这样做
孩子还小背诵大量古诗文,很多是机械记忆反复强化的结果,八九成不解其义。有益吗?可行吗?
自从复旦中学女孩武亦姝16岁就在《中国诗词大会》成功夺冠,成为了现代版的才女以后,全国兴起了国学热,许多国学启蒙班开始遍地开花。几乎许多城市里都可以看到那些穿着汉服,手捧四书五经,摇头晃脑的小小书童们。
不知道多少父母看到这个场景的时候,有和我一样的疑问,这些艰涩的古文,通过死记硬背,对孩子来讲真的有用吗?
大概每个逼孩子学钢琴的家长都希望将来他能成周杰伦,每一个逼着孩子背诗的父母都希望他成为另一个武亦姝吧?
可是跟浪费在培训班这些钱相比,作为父母更重要的是害怕浪费孩子的生命和时间,毕竟每个孩子成长只有一次,错过就错过了。
我作为妈妈,家有儿子初成长,我在这方面也查询了一些资料,现在对于这个问题,详细的回答如下:
首先这里先分清是让小孩子背诵的是古诗还是古文,这两种是并不太一样。
在孩子不识字的初期,如果家长推崇国学启蒙,更推荐给孩子背古诗词,不推荐古诗文。
主要在于诗有他独特的节奏和韵律,当孩子还无法去理解诗的内容时,首先最先感知的是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性。
英国班戈大学2017年2月发表一项研究成果,他们按照诗的构造造了两组句子,其中一组符合古诗格式,另一组不符合。
他们找来一群人朗读这两组句子,研究发现这些人自己也说不清哪些是属于古诗,哪些不属于。但是当测量他们脑电波时,却发现在朗读真正古诗时会有一种特定的脑电波,而读不符合古诗格式的句子,就不会有这种脑电波。
换句话说,这些人自己意识不到,他们读的是不是诗,但是他们的大脑反应却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无论孩子明不明白诗的意思和格式,他的大脑都在接受诗的刺激。
第一,诗有节奏感。
比如我们在背《静夜思》感受一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4句都是5个字,都是哒哒-哒哒哒的结构,非常有节奏,然后前两句和后两句又有一个节奏感的小变化,就是前两句的后三个字节奏都是哒哒-哒,后两句的后三个字都是哒-哒哒。
孩子从小特别喜欢有节奏感的东西,这种节奏感可以促进他们大脑的发育。
第二,诗有押韵
押韵可以帮助人们语言处理,诗句里面的句尾跟句尾押韵将内容和声音关联在一起,这样我们就能用声音来记忆句子,由此降低学习难度,学习起来也会更加简单有趣。
这里说一下我自己的个人选择,因为从小看绘本、漫画、动画长大的儿子,对于古诗不太能接受。
可能是因为古诗相比于绘本故事在情节、故事性,趣味性不太高。
作为理科科出身的医生妈妈,中学时代还是非常欣赏古诗的诗情画意,但是恰恰是为了孩子将来有一天也能够喜欢和欣赏古诗词里面的美感,所以我选择放弃,而不是逼迫他去欣赏。
希望他有一天,等对字词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时,能够欣赏到古诗词里的美感。我能做的是在他尚未品尝到古诗词的美好前,先不败坏他的胃口。
保有他将来有一天可以去通往古诗词的这条通道,而不是早早的因为反感而提前关闭大门。
在我理想中,我陪他学习诗词的年纪,应该是在他读小学的时候。
我想等到将来他读小学,读到李白、孟浩然、王勃的诗时,回来向我背诵签字时,也许我们可以一起去了解这些诗人的生平,他们的失意和得意。不同的诗人,在他出生牛犊不怕虎的年纪,在他踌躇满志,春风得意的年纪,在他被贬失意,遭逢人生大难的时刻,写下的诗章是充满完全不同味道和情绪的。这时候结合他们在小学课文中的要求掌握的诗人和诗词,和他搜集诗人一生中在不同时刻所做下的著名诗篇,或者从盛唐的诗人气质谈到晚唐的诗人气质,我相信这种亲子共同的学习和探讨会更有意义,也更有建设性。
家长这里要注意的是,对于还无法理解的小孩子而言,这些古诗词只是孩子培养韵律和音乐感的一种工具或者玩具而已,你不必过分的拔高和深化它。同样,儿童的许多童谣儿歌也能起同样的作用。
另外从古文来讲,许多国学启蒙像<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百家姓>,并不太推荐。
道理十分简单,时代变了。
就是出现最晚的弟子规,至今也有约200年的历史,在这200年的时间里,人类社会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孩子“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其实以现在家长的广阔阅读视野,丰富的国外获奖绘本,有许多更好的人文科学各方面的启蒙选择。没必要一定要孩子读那些已陈腐的“国学启蒙”。
那些读着国学启蒙的孩子长大以后变成怎么样了?
看看那些晚晴的秀才们不就知道了吗。
许多家长热衷的国学启蒙教本,但是这些启蒙教本出身在封建社会,许多内容充满了封建奴化的思想。不应该再灌输给现代的孩子。
孩子还小,无论精华还是糟粕,你给他的,他都记了下来。做为家长与其着急灌输他那些弟子规中过时的“道理”,不如从小培养他质疑的精神,思辨的能力,还有去穷尽的想象力、创造力。
中学语文教育名师,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北京市第四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李家声曾在采访时表示过:现代语文中古诗文背诵量大幅的增加,会伤害语文的魂。他认为简单粗暴的强调背诵,还是一种灌输教育,是很落后的。
谈及背诵,李家生还提到他朋友孩子的故事,一个9岁半的小女孩能流畅的背诵《孟子》《大学》《中庸》,“太可惜了,他把这么好的心智用在这上面,而且它形成一种僵化的东西,僵化的东西妨碍他的思考思维和接受新的东西。我们现在应该侧重创造力,创新力。机械化的灌输,机械化的记忆,其实是很坑人的。”
记得从四岁半开始教轩轩背诗。最长的一篇是背了荀子的《劝学篇》,从开始一直背到了“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很少给他解释诗文的意思,即使解释,也只是描述个大概。我身边90%的人都在反对我的行为。
我的父亲,老中医,自小都是教我用毛笔抄写文言文的,尤其是那些根本看不懂的药典。
甚至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这样子背书会把小孩子背傻的!”大家就这样子一直说一直说,我也怀疑过自己,但是我一直坚持了下来,因为轩轩记忆力特好(估计是补充了DHA,卵磷脂,赖氨酸,锌的结果),自己并不特别排斥背书。
到今天,我和孩子已经养成了每晚睡前读书的习惯,从始至终都没有要求过他死记硬背,而是借助画,营造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景象。但是读着读着,想想一幅画,他就会背了,背一首诗词,一般不超过5遍。
并且根据老师的反馈和我们自己平时的观察体验发现:孩子的记忆力很好,大人有时候不经意的聊天说的话,他都记得住;专注力也很好;也很自信;喜欢回答问题。经常被老师善意的提醒:想象力太丰富了。
我想这就是坚持阅读的好处吧!孩子的记忆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好很多,只要养成习惯,提高的不仅是孩子的记忆力,而是综合能力。
大概在他五岁半左右,有一天他做机器人,编程课的时候不是很认真,做不出结果,想放弃的时候,我正给他讲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他突然问我,“这是不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这两句话就出自《劝学篇》,我当时就激动得热泪盈眶,我知道念了这么久的书,终于有一点点可以证明,背书不会把孩子背傻,这些诗词歌赋里美好的句子都像小种子一样,一点一点的住进了她的心里,一点一点地生根发芽。
其实在最开始我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也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划,就是自己觉得好的,觉得好听的都拿来教他而已,所以读了唐诗,宋词,读了《楚辞》,读了《诗经》,也读了一些类似《劝学篇》这样的文言文。
只是因为觉得美好。
别想让他早早也能看到这美好。
这个春天,三月的时候,我们这里的柳树刚刚发芽,细细的叶子在春风里摇荡。于是指着树对我说,“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个春天,四月的时候,有一天晚上,我坐在沙发上,替他缝补一条很好看却破掉的牛仔裤。我边缝边叹气,“慈母手中线。”她接口道,“哦,你是慈母,你拿着线。”然后他念了这首诗给我听。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我很感动,我想,因为这些小小的感动。我会一直坚持教他背书的吧。
我希望他能学会感恩,也希望真的有静待花开。
不是所有的学习都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
也不是所有的学习都必须要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不是你播种的每一颗种子都必须要开出美丽的花。
不是你教的每一句诗,每一个道理他都要背得分毫不差,理解的清晰明了才叫成功。
教育必须要先给予,才能有收获。
所以,请给孩子一粒种子吧!
李家生坦言:“语文学习要培养实际能力,背诵只是学习的一种入门方式,背诵本身不是目的,语文教育的实质不是记住事实,而是训练思考,激发高尚的情感思考情感和创新表达才是语文的魂。”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不是一句心灵鸡汤。
不可否认的是,机械记忆以及抄写,是最低效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在古诗文上面。但要走向高效学习,就是知其义,必须得经历这个低效学习过程。
反复强化的学习过程,一方面是让孩子记得,另一个方面是让孩子在这个反复的过程里面,学会如何理解,一点一点积累,最终形成一个思维认知;
有了这份思维认知做基础,后面再学新的古诗文等等,理解起来就有套路了,不会盲目了。
举个例子,两个力气同等的人,一个健身10年和一个在工地搬砖10年,大家一起去搬砖,肯定在工地干活的人强,他在过往10年搬砖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他懂得如何般得快,也懂得如何分配好体力;同理,大家一起去健身,健身10年的人也是强于工地的,最起码健身器材对方就不知道怎么用。
量变,最终必然引起质变。
我想说在大部分父母自己个人的文学修养素质有限的情况下,很难在国学启蒙的时候帮助孩子有效的去除糟粕,留下精华。
不妨选一些大师们留下的作品或者好的出版社编辑的书,来帮助孩子们进行更好的启蒙。父母们在为孩子选择书籍的时候,也应该学习这本书三位编辑的思路,不受限于民族和地域的差异,而应囊括“天下”的文明经典。
我有一本喜欢的书,是《诗词大发现》.
另外在教孩子背古诗的时候,父母们需要注意
第一,不强求孩子背,享受亲子之间的共同朗读。
文章开头已经点出,诗词对于理解力有限的孩子的来说,韵律和节奏大于意义。如果孩子本身对于朗读诗词并没有兴趣,千万不要强逼。
亲子共同朗读重点在于亲子的情感连接,而不在于朗读的内容,即便是看一本绘本,看一幅画,看一部动画片,或者一起欣赏一部纪录片,其原理都是和共同朗读一首诗是一样的。
第二,去掉功利心
许多家长都喜欢让孩子给大人表演背诗,很多孩子一口气把诗嗯,背出来,是没有节奏感的,完全是死记硬背,有的孩子背的滚瓜烂熟也只是单纯的机械记忆。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针对于还不会说话的孩子而言,其实国内外许多优秀的绘本,尤其是获得安徒生大奖,美国凯迪克大奖等各种世界大奖级别的绘本都是值得推荐的。
在孩子慢慢走上自主阅读道路时,现在许多的国内的图书编辑也效仿了国外的图书分级制度,将孩子的图书根据每一本书总的生词量和难度进行分级。家长们详细了解一下各编辑社的分级制度,就可以为孩子选出比较适龄的阶梯阅读。
第三,请尊重孩子天生的气质和喜好。不可否认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脾气气质和喜好,有的孩子在最初接触诗词时就被其感性的韵律和画面所吸引,而有的孩子,尤其是像我们家的男孩子,他可能更喜欢探险、冒险,工程机械类的的画面和惊奇的情节。
无论孩子是哪种脾气和性格,作为父母应该带孩子多去书店,保持开阔的视野,让他们自由去选择。有时候孩子不喜欢中国传统文化或者诗词,父母也不用过于着急。就跟我们大人一样,有时候人人都推崇的经典书籍,我们却怎么也读不进去,只是缘分未到,时候未到而已。保持一条开通的道路,等有一天理解和感悟到了同一个频率时,还能找到通向那里的皈依之道。
最后,借助这套有趣、有料、有态度的趣味诗词书,将会带领孩子走上一条非常棒的古诗词学习之旅。
有句俗话说“怀才就像怀孕一样,总有一天被发现”,《中国诗词大会》主持人董卿说:“你的气质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此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
让我们和孩子一起重温经典,走近古诗词,一起来一趟诗词之旅,让诗词在心底扎根。
全国著名小学语文教师蒋军晶一直倡导发现至上,教书20多年来从来不带孩子读经,他认为,“哇哇哇”死记硬背不但做不了优雅的中国人,且做不了正常的现代人。学诗词最好的方法是又记得又晓得。
这套《诗词大发现:古诗词创意图解》包括蒋老师专为中小学生精心打造的16堂趣味诗词课。这套书涵盖了中小学统编语文教材、中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中的大量诗词,并用创意图解的方式引发孩子的思考和探索。在蒋老师这里,诗词是我们学习的例子,是链接,链接诗人的社会、生活,链接诗词中的有趣的意象:李白有一段时间写诗为什么总是写“愁”?杜甫为什么那么忧伤?古代的孩子玩什么?诗人最喜欢哪种颜色?
诗词其实比我们想象的更有意思。这套有趣、有料、有态度的趣味诗词书,将会带领孩子走上一条非常棒的古诗词学习之旅。
同时这本书还教会孩子用图表、历史线等方法去总结学习。
诗词死记硬背真可惜,只有先懂诗词之妙,方能体味诗词之美。
点击下方链接即可直接购买,正版书籍《诗词大发现》,鼓励孩子去不断探索,发现妙趣横生的诗词王国。
值得背诵的赋,学姐干货 - 考试难度中等,偏向背诵(福建农林大学农村发展考研)
大学生值得推荐的古诗,学语文最怕“背诵全文”?南大文学院才女为你送上“背书秘籍”
大学生必背古诗100首,教子有方 11位国内外文学巨匠大学教授谈“背诵”
大学语文必背古诗文汇总,萃英大先生-张孟伦:学史必须背诵,他对自己和学生一样严格
大学语文必背25篇古诗,北京女学霸:能背诵古诗词300首,斩获国家级赛事一等奖,全市唯一!
精选推荐
- [记忆方法] 最有效的备考方法,法考如何备考,2021年高考备考:8种高效记忆方法
- [记忆方法] 考前快速大量记忆技巧,最有效的备考方法,考前冲刺:一消备考也要动脑筋,这样记忆方法大多数考生并不知道
- [记忆方法] 怎样快速记忆知识点且记得牢,考前快速大量记忆技巧,会计从业备考不放假,六大归纳记忆法带你飞!
- [记忆方法] 快速记忆方法的小窍门,怎样快速记忆知识点且记得牢,这些记忆方法让你学习、备考的效率大大提升!
- [精品记忆课] 记忆课程有没有效果,记忆力课程,“超强记忆”吸引家长买了课,没上几节校长就失联,41名家长能要回16万余元的培训费用吗?
- [精品记忆课] 最强大脑记忆训练法视频,记忆课程有没有效果,超强记忆系统课_第2节 底层逻辑篇 超强记忆系统课_第2节
- [古诗词记忆] 孩子记忆力差,背书困难怎么办,有什么快速背书的方法,有用的背书方法,快收藏码住吧~
- [记忆方法] 记忆的方法和技巧,记忆宫殿训练方法,技巧:熟记这些顺口溜,轻松记忆历史朝代知识
- [记忆方法] 历史朝代记忆口诀,记忆的方法和技巧,我国历史朝代顺序记忆口诀
- [古诗词记忆] 文科怎么背怎样才能记得住,文科背书怎么背得快又牢固,文科成绩难提高?你需要这12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