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记忆力训练培训班,译学术 - 技术赋能时代翻译教师能力结构模型构建与提升策略探究

极简大道 极简大道 2023-03-26 精品记忆课 阅读: 282
摘要: 技术赋能时代翻译教师能力结构模型构建与提升策略探究王少爽 李春姬

技术赋能时代翻译教师能力结构模型构建与提升策略探究

王少爽 李春姬

摘要:技术赋能时代,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景观发生系统性变迁,翻译教师面临严峻挑战,翻译教师能力的应然结构需要相应演进。本文首先厘清翻译教师能力的概念内涵,然后考察技术驱动下翻译教学的新问题和新需求,梳理翻译教师能力结构的演进历程,进而构建翻译教师能力结构模型,最后从职业化翻译专业师资培训、基于翻译资源的自主学习和翻译专业教师实践共同体创建三个维度探讨翻译教师能力提升策略,提出新时代翻译教师能力发展模式,以期推动我国翻译专业师资建设及相关研究发展。

关键词:技术赋能; 翻译教学; 翻译教师能力; 模型构建; 翻译专业师资建设



1. 引言

人工智能引发信息技术的新一轮发展热潮,驱动各行各业的生态发生深刻变化,为人类社会发展赋能。翻译行业亦概莫能外,翻译技术发展促使翻译活动在工作领域、内容、形态、手段、媒介、标准等方面发生革命性变化(杨平 2012),表现出信息化、流程化、协作化、标准化、多模态等特征(王华树 2017)。受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教育技术同样正经历巨大变化,引发教学形态、教学手段、学习方式和教师能力等的重要革新。在翻译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双重驱动下,翻译教师作为翻译教育实施的关键主体面临全新挑战,亟须提升自身能力,开展符合时代要求的翻译教学,以培养社会所需的专业化翻译人才。

近些年来,我国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明确了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强调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2020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翻译专业教学指南》(以下简称《翻译专业教学指南》)对翻译专业专任教师素质和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加强翻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促进翻译专业的内涵式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技术赋能背景下翻译行业和教育行业经历系统性变革,翻译教师能力具有怎样的概念内涵?翻译教学面临哪些新问题和新需求?翻译教师能力结构包含哪些要素?如何实现翻译教师能力的综合提升?本文重点围绕这些学术问题、现实问题探讨翻译教师能力的结构模型和提升策略。


2. 翻译教师能力概念厘定

教师能力指教师从事教书育人活动所需的能动力量或实际本领,是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的合理整合和特殊发展,是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反映教师职业活动要求的能力体系(卢正芝,洪松舟 2007:70)。在翻译教育中,教师能力提升是翻译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培养高质量翻译人才的前提和基础。虽然翻译能力长期以来是翻译教学研究领域备受关注的论题,但翻译教师能力却未得到足够重视,缺乏统一和明确的界定。厘清翻译教师能力的概念边界与本质特征,是针对翻译教师能力开展学术探讨的认识和理论基础。

翻译教师能力和翻译能力关联密切。学生翻译能力的提升是翻译教学的最终目标(苗菊 2007),亦是翻译教师能力的终极指向,即翻译教师调动自身各种能力,通过组织实施翻译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翻译教师能力可被视为以发展学生翻译能力为导向,由相互作用的多种能力要素构成的动态统一体,具有四种特征:(1)异构性,指翻译教师能力并非一种单一能力,而是含有多种不同能力要素;(2)动态性,指翻译教师能力要求随着翻译实践和翻译教育的发展而演进;(3)实践性,指翻译教师能力服务于学生翻译实践能力提升;(4)综合性,指翻译教师能力是各种构成要素协同互动的综合性能力。


3. 当前翻译教学的问题与需求分析

回归问题研究、坚持问题导向、树立问题意识是新时代译学理论发展之路(蓝红军 2018:1)。系统梳理技术驱动下翻译教学实践中的新问题,分析翻译教师面临的新需求,对于准确把握新时代翻译教师能力结构具有重要意义。翻译技术发展是翻译产业化的主要推动力,引发翻译概念的重新界定,拓展翻译服务的业务范围,推动翻译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结构升级,进而传导至翻译教育与教学的诸多方面。教育技术创新则带来翻译教育的信息化,促使翻译教学发生系统性变革,新冠肺炎防疫等现实需求更是倒逼翻译专业教师接纳并使用各种教育技术,开展线上教学。当前,翻译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需求可主要归纳如下:

(1)教学目标需升级 翻译教学旨在通过翻译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技术与翻译的深度融合促使技术要素在翻译能力体系中得以前景化。学生的技术能力、技术思维、信息能力、信息素养等成为当前翻译教学目标需要纳入的重要方面。

(2)教学内容需拓展 在技术驱动下,翻译工作的对象、形态、范围和领域等方面得到很大拓展。翻译教学内容不应仅局限于语言转换,还应覆盖翻译项目流程中的各类问题,尤其是各种技术的应用,如机器翻译、翻译记忆、术语管理、质量保证、项目管理等技术。

(3)教学资源需建设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有效利用是当前翻译教学须考虑的重点问题。语料库可助力学生提升语言能力和翻译决策能力;术语库可促进学生的术语翻译能力和专业知识学习;口译教学资源库可提升口译教学效果与效率(邓军涛 2018);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和在线课程则为学生的翻译专业知识学习提供更多选择。

(4)教学方式需转变 技术变革引领翻译教学方式发生重要转变。翻译技术教学作为新增教学内容,不同于传统的语言转换能力,必须采用新型教学方式才能保证学习效果;新型教育技术和形态的出现,如慕课、微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等,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要求翻译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5)学习评价需革新 技术的介入有助于实现学生译文评价的便利化和多元化。通过教学互动平台,教师可对学生译文及时做出反馈,可鼓励学生彼此之间进行译文互评,还可对学生译文实施机器自动评价。针对学生对技术性内容的学习效果,翻译教师不能简单套用传统评价模式,需要探索新技术与新媒体为学习评价提供的潜在可能性,开拓智能化和多元化的新型评价模式。

翻译教师应正视翻译教学的上述系统性变革要求,更新翻译教学理念,充分认知自己身份和职能的转变,提升和完善自身能力结构,着眼于翻译行业的实际需求,实施卓有成效的翻译教学活动。


4. 技术驱动下的翻译教师能力结构模型构建

4.1 翻译教师能力结构演进历程

翻译教师能力是影响学生翻译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学界已对翻译教师能力的构成要素做了初步探讨。一般认为,专业教师的能力结构至少包括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两方面。根据这种二元结构观,翻译教师作为专业教师应具有翻译专家和教学专家的双重身份(González Davies 2004)。随着翻译教学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学界逐渐认识到翻译教师针对翻译实践、翻译教学开展学术探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Kelly(2005)指出,除了职业翻译实践和教学能力,一名称职的翻译教师还需具备翻译研究能力。韩子满(2008)认为,翻译教师应具备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三方面职业化素质。翻译教师能力的三元结构观日益清晰。

翻译产业化和职业化推动翻译教师能力研究将翻译行业/职业相关能力纳入讨论范围,翻译教师能力要素愈加多元化。Li & Zhang(2011)提出翻译教师能力的知识结构模型包括翻译教学知识、翻译研究知识和翻译行业知识。张瑞娥、陈德用(2012)通过调查指出,翻译实践能力、与翻译行业的接轨能力是衡量翻译教师素质的重要指标。欧洲翻译硕士项目提出的翻译教师能力模型包括实战能力(field competence)、教学能力、评价能力、组织能力和人际能力,其中实战能力包括翻译职业知识和翻译服务提供能力(EMT 2013)。不难发现,翻译教师能力的多元结构观逐渐浮现。《翻译专业教学指南》则从基本资格和条件、学历背景、专业知识、外语基本功和教学能力、口笔译实践能力、学术研究能力等六个方面对翻译专业教师素质提出明确要求,并突出了翻译技术的重要性(肖维青,冯庆华 2019),催生了翻译教学对翻译教师技术能力的需求。张静(2020)就专门探讨了翻译技术教师的知识结构问题。

4.2 翻译教师能力结构模型构建

翻译教师集多重身份属性于一体,既是翻译实践者和教学组织者,也是翻译研究者、技术使用者、信息加工者和终身学习者。基于翻译教师能力研究相关成果,结合技术革新驱动下翻译教学的新要求,我们构建了当前翻译教师能力结构模型。翻译教师能力是由翻译实践能力、翻译教学能力、研究能力、技术能力、信息能力和学习能力六种能力要素构成的动态复杂能力系统,涉及信念、思维、知识和技能四个主要维度(见图1)。翻译教师能力是六项能力要素在四个维度上相互作用而表现出来的动态协同的整体状态。

图1 翻译教师能力结构模型

翻译教师能力结构模型的六项能力要素可分为核心能力层和通用能力层。核心能力层指翻译教师应具备的专属能力,包括翻译实践能力和翻译教学能力,是翻译教师不同于其他学科领域教师的区别性能力特征。通用能力层包括研究能力、技术能力、信息能力和学习能力,是翻译教师需要具备的一般能力,体现教学领域能力的共性特征。每项能力要素均涉及信念、思维、知识和技能四个维度。翻译教师的六项能力要素分别阐述如下:

(1) 翻译实践能力位于核心能力层,是翻译教师能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和先决条件。《翻译专业教学指南》提出,翻译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口笔译实践能力”。翻译教师应具有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翻译实践能力,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译者。翻译教师应密切关注翻译行业的新变化尤其是新技术的影响,形成关于翻译活动的正确信念,具备翻译决策和创新思维,高效解决翻译实践问题,并能提供高质量翻译服务。

(2) 翻译教学能力也位于核心能力层,是翻译教师能力系统中的关键要素,其他五项能力要素均服务于该能力。《翻译专业教学指南》要求翻译教师应具有“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翻译教师应清晰认识技术变革对翻译教学的挑战,树立符合翻译学习规律的教学信念,掌握翻译教学的知识和方法,养成翻译教学设计思维,准确把握翻译教学目标,根据实际需求组织教学内容,熟悉信息化教学工具和资源使用,运用先进教学手段实施翻译教学,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成果实施有效评价。

(3) 研究能力是指翻译教师针对翻译实践和教学问题开展深入探究的能力。《翻译专业教学指南》提出,翻译教师应“具有明确的学术研究方向和研究能力”。翻译教师应充分理解翻译实践、教学和研究三者的互动关系。翻译实践和教学是研究问题的产生空间,翻译研究可深化翻译教师对翻译实践和教学的信念与认知,从而更加有效地开展翻译教学活动。翻译教师须掌握翻译研究的理论、范式和方法,具备批判性和创新性研究思维,树立问题意识,运用理论知识和研究技能,把握翻译实践和教学问题的本质,寻求问题解决方案。

(4) 技术能力是翻译教师能力系统中的工具性要素,为其他能力提供技术支持。《翻译专业教学指南》要求翻译教师“对翻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一定了解”,并具有“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力”。翻译教师须关注技术变革对翻译实践和教学的影响,建立正确的技术认知和信念,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技术思维,掌握常用技术工具的操作方法,能为翻译实践和教学问题寻求技术解决方案,利用技术提升翻译实践和教学效率。虽然不同类型的翻译课程对任课教师的技术能力要求不同,比如翻译技术、本地化翻译课程的技术能力要求较高,科技翻译、法律翻译等专业领域翻译课程的技术能力要求相对较低,但技术都可为翻译教师赋能,提升翻译教学效果。

(5) 信息能力指翻译教师能够利用信息资源、工具进行知识建构和创新的心理与行动倾向,是翻译教师能力系统的资源保障。互联网时代,翻译被视为满足人们跨语信息需求的生产经营活动(张士东,彭爽 2016),旨在通过信息的语际转化实现知识的转移与传播(王少爽 2017)。大数据时代,翻译教师可借助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学生的翻译学习和自身的继续学习提供资源支持。翻译教师应树立关于信息能力的准确信念,发展信息意识和思维,针对翻译实践和教学中的信息需求进行信息搜寻、获取、使用、评价、管理和创新。

(6) 学习能力指翻译教师能够主动获取信息,实现知识增量,探求翻译实践和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案,是翻译教师能力系统的动力源。《翻译专业教学指南》提出,翻译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优化知识结构”,“树立终身发展的观念”。根据王华树等(2018)的调查结果,当前翻译教师的技术实践能力存在不足。翻译技术工具推陈出新,翻译技术知识迭代升级,翻译教师需通过持续学习更新自身知识体系,建立并完善翻译技术知识与技能体系。

信念、思维、知识和技能四个维度贯穿于翻译教师各项能力要素。教师能力的提升最终指向教学目标的实现。多年来,我国课程教学目标经历了“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的演进(余文森 2016)。翻译教师能力结构模型中四个维度的设计可以说是我国翻译课程教学目标改革在翻译教师能力锻造中的体现。知识和技能是双基的内涵;信念反映了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思维则体现了核心素养观的人本性。具体而言,信念是翻译教师对翻译实践、教学和研究的整体认知和价值观念,对翻译教学实践、学生翻译能力培养及翻译教师的情感、心理等产生影响,是翻译教师能力发展的精神基石。技术驱动翻译教育发生系统性变革,要求翻译教师改变固有信念,革新思维模式,调动知识储备解决翻译教学的实际问题,促进自身能力提升。优秀的翻译教师应能关注时代发展,适时调整个体信念,转变思维模式,更新知识和技能结构,实现能力要素的动态调整和升级。


5. 新时代翻译教师能力提升策略探究

翻译专业现有师资多是传统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出身,具有较为深厚的人文素养,但对技术变革的接受速度较为缓慢,翻译教师能力结构与翻译行业的实际发展要求存在脱节现象。翻译教师技术能力不足,翻译技术师资短缺,成为制约当前翻译专业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问题(傅敬民,谢莎 2015;王刚毅 2018;王华树等 2018)。高校翻译院系可尝试采取以下策略从不同路径协同推进翻译教师能力提升,建立新时代翻译教师的能力发展模式。

5.1 实施职业化翻译专业师资培训

师资培训作为教师能力发展的一种常态形式,指针对教师能力结构与实际教学要求之间的差距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具有目标明确、内容前沿、课程紧凑、形式灵活等特点。技术浪潮推动翻译实践和教学发生系统性变化,对翻译教师能力提出更多和更高要求。职业化翻译专业师资培训基于翻译行业的新发展和翻译教学的新要求,开设相应短期课程,旨在有效促进翻译教师能力提升。我国翻译专业师资培训的主办方主要包括翻译行业组织、知名翻译企业、翻译院系及研究机构等,授课教师为翻译学界和业界的知名专家与学者。培训内容设计与时俱进,持续更新,不仅注重翻译教师口笔译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发展,而且强调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训练,尤其是近年来着眼于翻译技术和翻译行业的新发展,开设翻译技术、翻译项目管理、术语管理、译后编辑、本地化、桌面排版等新板块,发展翻译教师的工具应用能力、项目管理能力、术语管理能力和本地化能力等新型能力。日渐增多的线上教师培训课程更是开拓了翻译专业师资培训的新路径。

5.2 倡导基于翻译资源的自主学习

得益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大规模数字化翻译资源建设成为可能。数字化翻译资源可为翻译教师能力自主发展提供重要支持,主要类型包括翻译语言资源、翻译技术资源、翻译学习资源和翻译学术资源。翻译语言资源主要指术语库和翻译记忆库,被视为企业语言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崔启亮 2012)。在技术驱动下,翻译活动本质上就是翻译语言资源的继承、创新、优化和增量(李瑞林 2015)。翻译教师可利用大规模翻译语言资源提升自身翻译实践能力和翻译教学能力。翻译技术资源指用于翻译生产的各类技术工具。通过主动利用翻译技术资源解决翻译问题,翻译教师可有效增强技术能力和信息能力。翻译学习资源指有助于提升翻译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在线课程、视频教程、学习素材等,方便翻译教师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所需知识和技能。翻译学术资源是指用于翻译实践和教学问题研究的学术文献、数据和工具等,可帮助翻译教师通过深入探究增强研究能力。由于大规模、专业化翻译资源主要集中在语言服务企业,特别是翻译技术服务企业,高校翻译院系可通过校企合作,构建满足翻译教学与研究需求的定制化翻译资源,实现互利共赢。

5.3 创建翻译专业教师实践共同体

翻译专业教师实践共同体是翻译教师群体基于翻译研究和教学实践问题,以能力提升的共同愿景为导向,开展实践反思、学习交流和知识共享的组织形式,有助于应对技术变革对翻译教师提出的挑战。实践共同体包含相互参与(mutual engagement)、共同事业(joint enterprise)和共享知识库(shared repertoire)三个维度(Wenger 1998:73)。翻译教师实践共同体的相互参与指翻译教师之间互动交流,形成关于实践问题的共同认识,譬如:技术驱动下翻译教学目标如何调整?翻译技术教学应设置哪些内容?如何运用技术促进翻译学习评价?共同事业指翻译教师为了翻译教学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工作,分享翻译实践和教学的经验与做法。共享知识库指翻译教师通过探讨协商逐渐形成的概念、话语、教学规范、行动指南、最佳案例等知识资源。比如,针对翻译技术教学,翻译教师可通过协商形成统一的话语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案例、教学规范、能力标准等。

翻译教师能力提升的三种策略可构成新时代语境下翻译教师能力发展的三维一体模式(见图2)。职业化翻译师资培训由专业机构组织实施,通过外部教学活动辅助翻译教师能力提升;数字化翻译资源体系为翻译教师自主提升能力提供资源支持;翻译教师实践共同体则基于实践问题,通过互动协商实现能力的协作提升。师资培训有助于搭建教师实践共同体,资源建设可为教师实践共同体提供资源保障,教师实践共同体的成长又能促进师资培训体系完善及资源体系的增量与优化,师资培训和资源建设亦能相互促进。三种策略的良性互动有助于翻译教师能力结构的协同升级和完善,进而推动翻译教育改革创新,提升专业化翻译人才培养质量。

图2 翻译教师能力发展的三维一体模式

6. 结语

2020年11月,《新文科建设宣言》提出,整合跨学科专业知识、推动融合发展是新文科建设应对新变化和解决复杂社会发展问题的必然选择。翻译教师是翻译专业新文科建设的核心力量,应当主动求变,积极面对技术革新带来的问题和挑战,提升和完善自身能力。本研究厘清了翻译教师能力的概念内涵,基于相关研究并结合翻译教学面临的新问题和新需求,对技术赋能背景下翻译教师的能力结构进行了建模。该模型将翻译教师能力结构分为核心能力层和通用能力层,涉及信念、思维、知识和技能四个维度。翻译教学能力和翻译实践能力是翻译教师的核心能力,研究能力、技术能力、信息能力和学习能力四种通用能力为核心能力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翻译教师能力提升是翻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直接关系到专业化翻译人才培养的质量。本研究构建了翻译教师能力发展的三维一体模式,提出高校翻译院系可有机结合运用实施职业化翻译专业师资培训、倡导基于翻译资源的自主学习和创建翻译专业教师实践共同体三种策略,促进翻译教师能力的整体提升,从而充分发挥技术对翻译教育的赋能作用,以翻译能力培养为依托,推动翻译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输送更多优秀语言服务人才。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技术赋能时代译者信息素养的发展机制研究”(编号19BYY127)的阶段性成果。

致谢:衷心感谢《外语界》编辑部的宝贵修改建议。


参考文献

[1] EMT. The EMT Translator Trainer Profile: Competences of the Trainer in Translation [EB/OL]. https://docplayer.net/14445594-Competences-of-the-trainer-in-translation-yves-gambier-nike-k-pokorn-optimale-training-session-tallinn-19-20th-2013.html, 2013.

[2] EMT. EMT Competence Framework 2017 [EB/OL]. https://ec.europa.eu/info/sites/info/files/emt_competence_fwk_2017_en_web.pdf, 2017.

[3] González Davies M. Multiple Voices in the Translation Classroom: Activities, Tasks and Projects [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4.

[4] Göpferich S. Towards a model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e and its acquisition: The longitudinal study TransComp [A]. In Göpferich S, Jakobsen A L & Mees I M (eds.). Behind the Mind: Methods, Models and Results in Translation Process Research [C]. Copenhagen: Samfundslitteratur, 2009.11-37.

[5] Kelly D. A Handbook for Translator Trainers [M].Manchester: St.Jerome,2005.

[6] Li D & Zhang C.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training of translation teachers: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doctoral programme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in Hong Kong [J]. Meta,2011,56(3): 693-712.

[7] PACTE Group. Investigat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J]. Meta,2005,50(2): 609-619.

[8] Wenger E.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Learning, Meaning and Identity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9] 崔启亮.企业语言资产内容研究与平台建设[J].中国翻译,2012,(6): 64-67.

[10] 邓军涛.口译教学语料库:内涵、机制与展望[J].外语界,2018,(3): 46-54.

[11] 傅敬民,谢莎.翻译技术的发展与翻译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15,(6): 37-41.

[12] 韩子满.教师职业化与译者职业化——翻译本科专业教学师资建设中的一对矛盾[J].外语界,2008,(2): 34-39.

[13] 蓝红军.面向问题的翻译理论研究[J].上海翻译,2018,(3): 1-6.

[14] 李瑞林.关于翻译终极解释的知识论探索[J].东方翻译,2015,(3): 9-11.

[15] 卢正芝,洪松舟.我国教师能力研究三十年历程之述评[J].教育发展研究,2007,(2): 70-74.

[16] 苗菊.翻译能力研究——构建翻译教学模式的基础[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 47-50.

[17] 穆雷,沈慧芝,邹兵.面向国际语言服务业的翻译人才能力特征研究——基于全球语言服务供应商100强的调研分析[J].上海翻译,2017,(1): 8-16.

[18] 王刚毅.新时代翻译专业师资培训的机遇和挑战[J].上海翻译,2018,(4): 1-3.

[19] 王华树.职业化时代背景下的MTI教育创新与本地化人才培养[J].外国语,2017,(5): 111-112.

[20] 王华树,李德凤,李丽青.翻译专业硕士(MTI)翻译技术教学研究:问题与对策[J].外语电化教学,2018,(3): 76-82.

[21] 王华树,王少爽.信息化时代翻译技术能力的构成与培养研究[J].东方翻译,2016,(1): 11-15,73.

[22] 王少爽.职业化时代译者信息素养研究:需求分析、概念阐释与模型构建[J].外语界,2017,(1): 55-63.

[23] 王少爽,覃江华.大数据背景下译者技术能力体系建构——《翻译技术教程》评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8,(1): 90-96.

[24] 肖维青,冯庆华.《翻译专业本科教学指南》解读[J].外语界,2019,(5): 8-13,20.

[25] 杨平.拓展翻译研究的视野与空间推进翻译专业教育的科学发展[J].中国翻译,2012,(4): 9-10.

[26] 余文森.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 11-13.

[27] 张静.翻译技术教师的知识结构构建[J].上海翻译,2020,(1): 88-93.

[28] 张瑞娥,陈德用.中国翻译师资基本状况变化分析[J].外语研究,2012,(2): 67-71.

[29] 张士东,彭爽.中国翻译产业发展态势及对策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 48-52.

[30] 赵朝永,冯庆华.《翻译专业本科教学指南》中的翻译能力:内涵、要素与培养建议[J].外语界,2020,(3): 12-19.


作者简介

王少爽博士

王少爽,博士,大连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多语种翻译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翻译技术、翻译教学、术语翻译。

李春姬教授

李春姬,博士,大连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教学、语篇分析。


文献来源:原载《外语界》2021年第1期,第71-78页,推送已获作者授权,引用请以期刊版为准,转发请注明“浙大译学馆”以及文章来源。

引用格式:王少爽, 李春姬. 技术赋能时代翻译教师能力结构模型构建与提升策略探究[J]. 外语界, 2021(1): 71-78.

其他相关
记忆法课程有用吗,记忆力训练培训班,您86年前的金陵大学录取通知书在这儿呢

记忆法课程有用吗,记忆力训练培训班,您86年前的金陵大学录取通知书在这儿呢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4-01-31 阅读: 135
庄巧生院士当年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全国快速记忆培训机构,记忆法课程有用吗,招生简单方法,招生技巧话术,招生走心文案之九年招生总结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4-01-31 阅读: 165
实践录:职业学校招生第九年,把招生每一个步骤具体化,自动化。...

记忆培训班是怎么培训的,全国快速记忆培训机构,记忆特长生可以参加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或被保送上北大,了解一下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4-01-31 阅读: 245
记忆特长生可以参加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或被保送上北大,了解一下记忆大师《最强大脑》第一季选手、“雷达少年”倪梓强被北京大学录取,并透露其在自主招生面试时只用了两分钟就记下了《史记》的三段古文.......

最强大脑记忆训练班,记忆力培训网课,3种兴趣班是“碎钞机”,没效果白交智商税,家里再有钱也别报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4-01-10 阅读: 146
大家好!我是浩源妈妈现在谁家孩子不报上几个兴趣班,似乎显得有些和社会脱节一般哈哈。浩源妈妈小区附近的兴趣班那真是五花八门,学什么的都有:机器人编程、美术、跆拳道、书法、各种乐器类、文化类……别看这么多类型的兴趣班,那个个都是生意兴隆,周六周日学生爆满。...
超强记忆培训班哪家好,最强大脑记忆训练班,招收学员0基础5天特训速成班 全面开启#原创作品

超强记忆培训班哪家好,最强大脑记忆训练班,招收学员0基础5天特训速成班 全面开启#原创作品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4-01-10 阅读: 135
0基础长年招收学员5天特训班。哈喽,大家晚上好。这节一个素材,一个一本、两张的素材。在直播间直播的时候现场有时应该在五个小时,大概在五个小时左右把这个数做出来。这个数难度比较大,而且这个基本上属于一个残局,什么意思呢?整个数在进行趋势的时候发现难度最大的有可能会完成不了,什么意思顶?顶因为制作蛮厚的,在制作之前有好多的不确定什么意思,有可能怎么样顶高了或者没有合适的收割之,显得怎么样比较杂乱。那么这个书就做完了,做完之后别的不说了,欣赏一下。...

记忆力训练营,超强记忆培训班哪家好,3种兴趣班是“碎钞机”,家里钱再多也别报,没啥效果白交智商税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4-01-10 阅读: 157
支持孩子的兴趣,是一件对孩子成长很有好处的事情,能够让孩子在拿手的领域变得更加出色,甚至在以后成为一方大咖。而就算是孩子最终没有在这条路上一直发展,那么兴趣爱好对于孩子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能够调节孩子的情绪、缓解孩子的压力、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帮助孩子建立美好品质等等。所以,家长们才会对兴趣班趋之若鹜。...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