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记忆法,悼念丨浙江大学教授余式厚逝世,他让学生们爱上逻辑学

极简大道 极简大道 2022-09-20 记忆方法 阅读: 198
摘要: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宋浩 徐洁据杭州大学校友会消息,今天(3月7日)上午,浙江大学教授、逻辑学学者余式厚因心梗去世,享年84岁。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宋浩 徐洁

据杭州大学校友会消息,今天(3月7日)上午,浙江大学教授、逻辑学学者余式厚因心梗去世,享年84岁。

余式厚,生于1938年,浙江温州人,1961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历史系,后一直在杭州大学(后并入浙江大学)任教,讲授逻辑学、美学、哲学等课程,曾任浙江省逻辑学会副会长。著有《趣味逻辑学》《智库》《困惑你的逻辑谬误》等。

执教48年,在学生眼中,他是一位个性老师、一个有趣的人。他的逻辑学公共课,当时是杭州大学最受好评的公选课之一:“如果要评选出杭州大学学生最喜欢的老师,相信余老师是当之无愧可以上榜的。”

他曾担任杭州大学校园辩论赛的评委,很多学生通过辩论赛、通过了余老师的点评迷上了逻辑学。

“他来过,在我们心里种下逻辑与生活的种子。他走了,告诉我们热爱才是生命最大的馈赠。”学生们这样回忆他。

微信号“老杭大”今天推送了讣告,两个小时后,后面跟了近80条评论,学生们纷纷留言哀悼,可见这位教授广受学生的爱戴。

排在最前面的一条,“秋风起”说:“如果天下雨,那么地湿;如果地湿,天不一定下雨……谨以此送余老师驾鹤西去。”一句来自生活的逻辑推理的例子,让人感受到这位教授讲逻辑的生动有趣。

atten说:“谢谢您的教导,一生受益。老师走好!”

小凡说:“大学最喜欢的老师之一,对我们学生都特别好。还去蹭过很多次饭。沉痛悼念好老师。”

天凉好个秋说:“当年听过他的课《形式逻辑》,风趣幽默,至今难忘。”后面又补“当年烟抽得厉害。”

秀强写了一首七律《悼余师》:“余寒未已方春半, 式谷恩师忽报归。厚语常呈浙南调,先声早究实名微。生平幽默达人乐,千界洞穿明事非。古道僻乡山月在,从今无子叩松扉。”

……

众多评论中,能感受到他的教学给学生们的深刻印象;即便不认识他的人,也能感受到他的乐天幽默,以及把知识和快乐长久带给身边的人。

2013年初,钱江晚报记者徐洁曾有专访《余式厚:乐在逻辑》,作为“文脉”系列人物,以下是全文:

他教了48年的逻辑学,让这门枯燥的课程变得生动有趣

高考作文题《答案不只是一个》,就是出自他的书——

余式厚:乐在逻辑

余式厚很忙,采访当天他要赶去浙江大学洽谈一个合作项目,所以只为我们预留了一个小时,“放心,时间保准够用,我早做好准备,不会多说一句废话。”

之后,他谈研究感受,谈教学理念,自列一二三四点,条理清晰,且层层递进。

见摄影拍照,他蹭地站起来:“这里背景乱,而且背光,我们去隔壁办公室吧。”同时不忘提醒助理,给客人倒茶,再搬一些他的著作过来。

一位74岁的老人,竟有如此缜密的思维和清晰的表达。

当然,这和他毕生研究逻辑学有关。

余式厚广为人知的身份是浙江大学逻辑学教授,从1961年起,他整整教了48年的逻辑学。

他说,科学研究分两种,“顶天”和“立地”。“顶天”的研究追求高深的学术和高端科研,而“立地”研究注重“接地气”,就是把前人的研究成果传承下去。

“我这辈子学问不大,只干了一件事,就是普及逻辑学。”余式厚这样“自定义”。

他说他最大的乐趣就是收集逻辑题,把一道道题汇聚在一起。

2000年,全国高考语文的作文题目是《答案不只是一个》,就出自于他1999年出版的《智库》一书。

一般逻辑题的答案只有一个,但那本书中有一道题,ABCDE5个选项都是对的,于是他在题目解析中的第一句话就是:“答案不只是一个。”这句话很快流传开来,成为当年的流行语。

还有几乎每个人都玩过的脑筋急转弯,本是日本人想出的玩意儿,余式厚说,当年也是他首先接触并带入中国的。

还有门萨测验——世界顶级高智商俱乐部里玩的逻辑游戏,余式厚在上世纪90年代就迷上了,并将它们带进了中国。而今,门萨测验题频频出现在MBA、GRE、公务员等考试中。

当然,应试从来不是终极目的,余式厚在半辈子研究中获得最大的成就感,就是把枯燥的逻辑学变得有趣,更让学生觉得有用。

在采访中,他会时不时出一道逻辑题考考记者,为的是更形象地说明他的观点。

照理说,余式厚这个年纪应该在家里安享晚年,闲不住的他却给自己安排了许多事,出书、办报、做杂志、开讲座、搞文化产业……一副小年轻都自叹不如的工作狂状态。

余式厚说,除了抽烟,他唯一的嗜好就是工作,“而逻辑,不仅是我的职业,更是我的爱好和生命。”

余式厚的课上得生动是有名的,让枯燥变得有趣是他的拿手好戏

在他的逻辑课上可以唱歌

几年前,余式厚偶遇一位学生,学生考他:“您还能叫出我的名字吗?”余式厚顺利接招,准确无误。

那时,距那位学生毕业已经四年了。学生回去后,给他寄来两斤开化龙顶,并附信一封述说感动。

茶叶是余式厚留给学生的特殊记忆。

他上逻辑课,没有厚厚的讲义,却一定带着茶叶、纸杯和热水瓶。学生随时可以讨杯茶喝,“逻辑学很枯燥,我要先让气氛愉快起来。”

他的课几乎百无禁忌,可以唱歌,也可以当场辩论。

学生上他的课,充满欢笑,也带着紧张,因为没准什么时候就会被他抛出的题目难住。

在学生眼里,他就是这么一位个性老师,有着孩童般的心态。

比如有时候一大早醒来,他会打一条短信——“似乎,生命才从今天开始”——他时常会冒出这些带点哲思的句子,然后群发给同学们共勉。

“我发短信可快了,有时候一天会发150条短信和学生交流。”余式厚得意地说。

(以下记者简称“记”,余式厚简称“余”)

【普及逻辑】 有道难题叫“谁养斑马”

“我大量搜集习题,以前没电脑的时候,我都把题抄在卡片上,大约有3400多张,全是我从国外的著作上翻译过来的。”

记:逻辑学素来以枯燥闻名,您是怎么迷上逻辑学的?

余:其实我大学里主修的是历史,选修逻辑学是觉得有趣,我很喜欢做逻辑题,没想到毕业后就留校教逻辑学了。

记:逻辑学是西方传入的,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如何?

余:逻辑学主要有两个研究方向,一个是数学逻辑,一个是语言逻辑,这两个研究方向都是“顶天”的。

比如我们的日常对话很生动,但计算机语言很死板,语言逻辑研究得好,就能让计算机听懂人类的自然语言。这个研究也是国际上正在解决的大难题。

我的研究重心是逻辑普及,科研也需要接地气,接地气的意义是把前任的研究成果传承下去——西方的逻辑学作为外来学科,怎么让中国12亿人普及起来,知道这个知识,并且灵活地应用到生活中去。

记:那您做了哪些工作呢?

余:逻辑理论比较枯燥,所以我大量搜集有趣的逻辑题,让学生们能够快速领悟,并且对逻辑学产生兴趣。

以前没电脑的时候,我都把题抄在卡片上,大约有3400多张,全是我从国外的著作上翻译过来的。

比如我把门萨测验带进中国时,当时国内根本没有人研究,我自己花钱请外语学院的学生帮我翻译题目,然后我自己解题。

记:您解过的最难的一道题是什么?

余:最难的一道推理题叫“谁养斑马”。

题目是说有五个不同国籍的人,居住着五幢不同颜色的房子,他们各有不同的心爱动物(如斑马、狗等),喝不同的饮料(如水、茶等),抽不同的香烟。

然后给你14个已知条件,让你推理出谁是喝水的人?谁是养斑马的人?

据说上世纪60年代,美国大学生为了解这道题,几天几夜不睡觉。我做了一天半,独立解出来的。

记:现在的很多考试比如GRE、MBA、公务员等都要考逻辑,但做题对日常的逻辑应用真有帮助吗?

余:答题只是对逻辑应用能力的检验。所以这些逻辑测试中,不考逻辑知识,不考逻辑理论,只考你的逻辑应用能力。

记:去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您的《逻辑达人》系列,11本书共300万字,包括逻辑和其他学科的关系、各类考试中的逻辑题等等,怎么一口气出了那么多书?

余:都是我几十年的积累呀,我有一肚子的趣味逻辑题。

【开心老师】 让学生觉得有趣

“我的逻辑课上,不讲逻辑史,简单梳理逻辑理论,重点培养逻辑应用,教大家如何推理,如何辩论。我的课学生都很爱听,每堂课必有笑声。”

记:逻辑课通常都被认为很无聊,学生们会不会应付了事?

余:从某种意义上来看,逻辑学可以说是最难的学科,因为它所处理的是纯粹抽象的东西。但是,逻辑学又是世界上最简单的学科,因为它的内容不是别的,即我们自己的思维。

学校开这门课,就是让同学们能够将逻辑学运用到生活和学习中。我教逻辑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觉得有趣,而且有用。

记:您是怎样让逻辑课变得有趣的?

余:我的四大教学法则是愉快教学、应用教学、交流教学和宽松教学。我的逻辑课上,不讲逻辑史,简单梳理逻辑理论,重点培养逻辑应用,教大家如何推理,如何辩论。我的课学生都很爱听,每堂课必有笑声。

很多课都是开卷考试的,但我不干,也不会故意把题目出得很简单。48年里我教了5万多学生,不及格的只有一个,补考者不过百人。

记:您觉得当代大学生的逻辑能力如何?

余:条理不清楚,推理能力差,概念不明确,表达没有说服力,这些都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缺陷。上完我的课,至少他们会知道自己的缺陷在哪里。

记:您喜欢看《福尔摩斯》吗?这么问,是因为有的学生会把逻辑学当成侦探推理课来上。

余:非常喜欢,也很认同夏洛克的推理方法,但他的演绎法在故事中有些神化了。我不能根据你的着装来推理出你今天早上听了什么音乐,这太理想化,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但我会让女同学们知道,单单根据丈夫衬衫上的口红印就推理他有外遇,是会造成很大误会的。

其实说穿了,演绎推理没有什么神秘可言,就是从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论证方法,任何人只要下点工夫都可以掌握。

【潮流学者】 私人购电脑,浙江他最早

“你不觉得全是小年轻的课堂上,走进一个老头来教时尚,这种反差本身就已经很时尚了?”

记:我的一些同事就是您的学生,听他们说,您是个特别时尚的人?

余:哈哈!我是浙江省私人购买电脑第一人,那是1987年,我花一万块买了一台比286还差的8088。

记:是为了赶潮流吗?

余:为了备课、写书更方便,我还喜欢研究排版软件,所以我出的很多书,都是我自己排版的。我还会请人帮我画插画,让逻辑题变得更有趣。

记:听说您曾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开过一门叫“时尚与潮流”的选修课,这似乎和逻辑学没关系?

余:就是好胜心使然,年轻人能上的课我老余为什么不能上?

记:有个问题您别生气,一个老人在一群小年轻面前教时尚,会有说服力?

余:你不觉得全是小年轻的课堂上,走进一个老头来教时尚,这种反差本身就已经很时尚了?我不会去讲那种很虚幻的时尚,而是从米兰、巴黎等城市的时尚现状说起,分析谁在操控现在的时尚,并介绍一些时尚观念、时尚文化和时尚产品。

记:那您最近在做什么时髦的事儿?

余:我正在研究一个课题——微逻辑。

现在不是很多事都被冠以“微”的名号,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不知不觉我们就进入了“微时代”。

当下年轻人的生活节奏很快,为了顺应这种“微生活”,我计划用一年的时间出5本书,用最精炼的语言,最经典的例子,教大家学逻辑。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其他相关
七大记忆法,吃陕西美食搅团的特殊记忆

七大记忆法,吃陕西美食搅团的特殊记忆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3-03-12 阅读: 234
吃陕西美食搅团的特殊记忆作者:笨马九方皋...

联想记忆法记单词4500,王庠准备科举考试,苏轼告诉他一个特殊读书方法,“八面受敌”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3-03-12 阅读: 242
北宋时,有个书生名字叫王庠,他准备参加科举考试,害怕读书读得不精,于是写信给大文学家苏轼,请教他的读书方法。很快,苏轼回信了,说他的读书方法名字叫做“八面受敌”,意思是读一本书,我们先寻找书中的一个主题,把这个主题研究透了,再去关注另外一个主题,如此一个主题一个主题地读下去,直至把书本吃透,“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五大高效记忆法,初中英语知识点巧记口诀

五大高效记忆法,初中英语知识点巧记口诀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3-03-12 阅读: 2157
很多同学认为英语语法枯燥难学,其实只要用心并采用适当的学习方法,我们就可以愉快地学会英语,掌握语法规则。...

特殊记忆法,中年人的回忆杀为什么来势汹涌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2-09-20 阅读: 191
文|舒平继4月15日晚崔健视频号演唱会爆火后,19日深夜,“微信朋友圈10年”也冲上了微博热搜第一,网友们纷纷翻看自己发过的第一条朋友圈,“是青春啊”成了大家的共同感叹,特别在60后、70后、80后之间更是掀起一波“回忆杀”,有网友评论说:大多数人听的不是歌曲,是情怀;看的也不是朋友圈,是青春……一代人终将老去,而“真的勇士无非是在看清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它”。...
图像记忆法的危害,儿子考入重点高中,经验: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守住三个底线

图像记忆法的危害,儿子考入重点高中,经验: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守住三个底线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2-09-20 阅读: 286
儿子考上了全市最好的重点高中,这9年的辛苦终于有了一个很好的结果。重点高中可不是想进就能进的,我们这里的重点高中要求7-9科全A(A代表位列全部考生的前15%),还有体育、综评、实验等方面的综合考核。不光我们这里难,其他地方也是如此,看群里聊天,有一个省中考满分700分,重点高中的录取分数线竟然是680分,竞争极其惨烈。...

七大记忆法,教育孩子的“特殊”方法:走孩子的路,让孩子无路可走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2-09-20 阅读: 171
有位家长,孩子特别淘气,有一次居然站到汽车的天窗处不下来,家长一生气,就开车上了高速。最后在警察的警告和劝解下才交了罚款,带孩子回家。...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