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聪明的人都是下笨功夫

访客 访客 2021-11-26 脑力锦标赛 阅读: 535
摘要: 小新说“绝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都轮不到去拼天赋”,这句话起初我们是拒绝接受的,因为我们所习惯的胜利,姿态应潇洒优雅如囊中取物。相比于“勤奋”,我们更希望被评价为“聪颖”;相比于“百折不挠”,我们更推崇“步步为赢”。我们相信并尊重“天赋”这种无法定义的存在,但在这之前,或许可以试试心无旁骛的努力,而且一直努力下去,这似乎是我们所能想象到的唯一捷径。  湘乡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说是曾国藩在家读书,一篇短短的文章,朗读了多少遍还背不下来。一小偷本想等他入睡之后偷窃。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他睡。小偷忍无可忍,跳出来大叫:“这种笨脑袋,读什么书?”

小新说“绝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都轮不到去拼天赋”,这句话起初我们是拒绝接受的,因为我们所习惯的胜利,姿态应潇洒优雅如囊中取物。相比于“勤奋”,我们更希望被评价为“聪颖”;相比于“百折不挠”,我们更推崇“步步为赢”。我们相信并尊重“天赋”这种无法定义的存在,但在这之前,或许可以试试心无旁骛的努力,而且一直努力下去,这似乎是我们所能想象到的唯一捷径。


  湘乡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说是曾国藩在家读书,一篇短短的文章,朗读了多少遍还背不下来。一小偷本想等他入睡之后偷窃。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他睡。小偷忍无可忍,跳出来大叫:“这种笨脑袋,读什么书?”

  

  这个笑话并非空穴来风。曾氏一族的天资并不出色。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笨得出名,一生考了十七次秀才,一直到四十三岁,才勉强过关。

  

  但另一方面,曾国藩又是个极为“精明”的人。

  

  他是一个高明的军事家、战略家。太平军起,举国束手无策。只有他独僻蹊径,以超人之胆识创立湘军。在从皇帝到大臣或急于求成,或悲观绝望,满朝如无头苍蝇,纷无定计之际,曾国藩提出了“以上制下、取建瓴之势”的平定太平军战略,即“争夺武昌,控制长江中游,再指向九江、安庆,进而攻陷天京”。事后证明,这是一个极为高明的战略,清王朝正是在这个战略指导下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他非常善于审时度势。自古功臣,像他这样善于把握进退者不多。剿灭太平军之后,他的功名事业如日中天,此时他却极度冷静,在大盛之中察觉大衰的先机,毅然上书请求辞去节制四省的大权,并采取果断手段,裁撤自己的权力之本——湘军。他一生出将入相,没有大的蹉跌,在传统官场上像他这样的成功者并不多见。

  image.png

  他深通官场韬略,官场功夫如同太极高手,善于化解种种难题于无形之中。曾国藩的秘书赵烈文的日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细节:曾国藩攻打南京不下之际,朝廷令李鸿章协助进攻。李鸿章一方面不想夺了曾家兄弟的首功,向曾家邀功买好;另一方面又想把抗旨之责推给曾氏,因此私下到处解释,做了很多小动作。

  

  而曾国藩的对策是回复给皇帝一道辞气卑约的奏折,坚请派李鸿章前来,不望有功,但求无过,言语恳挚,不温不火。相形之下,李氏的小算盘一目了然。赵烈文评价说,曾国藩的手段,平直无奇,却实高于李数倍。

  

  仅举此数端就可看出,曾氏的“精明”已臻最高层次,实非常人可比。正是与众不同的“笨拙”,成就了曾国藩非同一般的精明和高明。 曾国藩的人生哲学很独特,那就是尚“拙”。他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曾国藩能够打通科举这条路,靠的完全是“笨劲”。父亲要求他,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绝不睡觉。他不懂什么“技巧”,什么“捷径”,只知道一条路走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这种“笨拙”的学习方式,在他身上培养起超乎常人的勤奋、吃苦、踏实精神。

  

  积苦力学的经历给了曾国藩独特的启示,他发现笨拙有笨拙的好处。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因此抗击打能力特别强。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不留死角。相反,那些有小聪明的人不愿下“困勉之功”,遇到困难绕着走,基础打得松松垮垮。所以,“拙”看起来慢,其实却是最快,因为这是扎扎实实的成功,不留遗弊。

  

  虽然曾国藩考秀才考了九年,但是一旦开窍之后,后面的路就越来越顺。中了秀才的第二年,他就中了举人,又四年,又高中进士。而那些早早进了学的同学,后来却连举人也没出来一个。他总结自身经验,多次说这得益于自己基础打得好,所以“读书立志,须以困勉之功”。

  image.png

  曾国藩打仗靠的也是笨拙精神。曾国藩一生善打愚战、笨战,不善打巧战。

  

  他打仗不贪小利,不求奇谋,踏踏实实,稳扎稳打。他说:“打仗要打个稳字。”他一生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他花极大心血去研究敌我双方情况、战斗的部署、后勤供应、出现不利情况如何救援等等,指导每个环节都算到了,算透了,才下定打仗的决心。

  

  曾国藩一生待人接物更是以诚为本,以拙为用。他一生要求自己“不说大话,不求虚名”,做事“情愿人占我的便益(宜)断不肯我占人的便益(宜)”。别人以巧似伪欺骗他,他却仍然以诚以拙相待。

  

  曾国藩说到做到。左宗棠在“瑜亮情绪”的促使下,一生不服曾国藩,始则挖苦打击,终则以怨报德,曾国藩却终生未还一手。李鸿章作为他的弟子,也时常和他耍心眼、逞私心。曾国藩却因为爱李之才,始终不改对李鸿章的关心、爱护、包容、提携。李鸿章因此终生感激涕零,到晚年更开口不离“我老师”三个字。这个事因为这种质朴的为人处世方式,曾国藩一生朋友极多,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指挥如意,得道多助,成就了“洪杨一役”的最终胜利。

  

  当然,曾国藩最有意义的“笨拙”,还是他的思维方式,正是“扎实彻底”的思维方式,使曾国藩避免了几千年来“中国式思维”的局限和弱点。

  

  中国式思维尚直觉,重体悟,善类比,却轻逻辑。那些才子、文人的思绪常如天马行空,不循规矩,任意跳跃,因此很容易跳过真理与谬误之间那小小的一步距离。

  

  而西方思维的最大特别是重视实证、重视逻辑、重视差别。西方人从量化分析事物间的不同之处入手,沿着“现象—差别—差别的扩大—精确量化—创新”的思维路径前进,因此能发展出卓越的理性思维,建立起严密的学术体系。

  

  曾国藩的思维方式与西方式思维不谋而合。曾国藩的思维方式因为其“笨拙踏实”,在中国人中达到了少有的严密程度。

  

  曾国藩式思维的秘诀:每遇到一件事,他都要从正反两方面去看。反复琢磨,细细分析。而“正”“反”这两个方面,他也要进行细分,把“正”面再分两面,分析它的正反。同理,“负”面也自有其正反。他把这件事中包含的每一个因素都研究到位,不使有一点含混不清之处。这样分析下去,对这件事物就会观察得分外透彻。

  

  曾国藩说,自己“天分不甚高明,专赖学问以求精明”。曾国藩一生经历千难万险,处理过无数大事,大体都很得当。其过人之处就是不怕费心费力,对事物进行不留死角的深入分析。在对事物进行了精到分析的基础上,再找出要害,把握关键。每次处理完了之后,还要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作参考。

  

  曾国藩的精明,就是建立在这样的笨拙之上,这样的绞尽脑汁殚精竭虑之上的。确实,“笨”到极致就是“聪明”,“拙”到极点就成了“巧”。


其他相关
成人怎样提高自己的想象力?

成人怎样提高自己的想象力?

作者: 访客 时间:2021-11-24 阅读: 405
 成人怎样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呢?为大家介绍几种提高成人想象力的方法:   第一,要积累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经验。想象无非是对已有的知识、表象和经验进行改造、重新组合、创造新形象。因此头脑中储存的表象、经验和知识愈多,就愈容易产生想象。一个孤陋寡闻的人是很难经常产生奇想的。    第二,要善于把不同种类的表象加以重新组合以形成新的形象。《西游记》中的猪八戒这一艺术形象就是用这种组合法想象出来的。...

怎样背书最快,学生背书慢,有没有快速背书的方法?老师引导的2个原则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1-12-28 阅读: 379
背课文的方法,是从小到大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怎么样才能提高背课文的效率呢?我们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以熟记生、先慢后快。以熟记生以熟记生就是指我们用熟悉的内容来记忆新学的内容。我们的大脑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对新生事物、新学内容有排斥感,或者说我们难以快速吸收、消化新内容。针对新学习内容,我们需要去理解,如何去理解,就是要用熟悉的事物来帮助。...

中药背诵技巧,用记忆口诀帮你记住中药的用药禁忌!(内含测试题)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1-12-29 阅读: 391
中药的用药禁忌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药学涉及的知识点,同时也是各位中医医师在日常工作中常用到内容,也是很重要的内容,今天小编为大家做了汇总!最后还附有考题,无论你的要考中医,要了解中医,还是就是中医,一定要看看,检验一下你的理论知识!...
二建建筑记忆口诀,2021二建考试实务各科目记忆口诀分享!专治各种记不住

二建建筑记忆口诀,2021二建考试实务各科目记忆口诀分享!专治各种记不住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1-12-29 阅读: 409
今天继续分享二级建造师实务考试中市政、机电、水利三个科目第二部分的记忆口诀,第一部分及二建管理记忆口诀40条和建筑实务记忆口诀30条都已陆续分享过了,第一次看的考生们可以通过下方链接查看之前几期的记忆口诀!...

十大补脑的食物排名,大脑爱吃的食物里,核桃才排第4名,第1名打死你也不相信是此物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1-12-30 阅读: 270
补脑的食物有哪些?平时我们常吃的核桃、鸡蛋、花生、大豆、鱼头、黑芝麻、胡萝卜、猪脑等,都属于补脑的食物。那你知道他们的排名吗?...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