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教学原则的现实意义,略论《学记》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极简大道 极简大道 2022-05-27 超级记忆术 阅读: 265
摘要:


略论《学记》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从这里出发,走向崇高


人类的文明史是逐渐地层累而造成的。一个智慧的民族,必定是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地从自己的传统中汲取精华,同时吸收其他民族的思想营养,加以融合,咀嚼,消化,从而创造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民族文化。任何时代的任何改革,都不是完全抛弃过去已有的东西而另行构建,而是对已具规模的一切旧法有所损益。一切妄自尊大而拒绝外来先进理念、思想、经验的保守和缺乏深度研究而盲目崇洋的躁进都是有害无益的。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之间总是互相联系着的。教育,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无例外。比如,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其思想依据绝不仅仅是现代西方教育理论的移植照搬,而是有着坚实的传统理论基础和久远的民族思想渊源的。我们今天所说的新的教育理念,其实有的也并不新,在我们传统的教育理论中早已有之,只是我们今天欲加以强调、突出而已。比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在秦汉以前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就已有非常精彩的论述和贯彻。仅以《学记》而论,就有许多教育思想仍具有现代价值,今试论之。

一、尊师重教,审慎选择教师的基本标准

教育是一项塑造未来的事业,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教师来完成。所以,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当他解决了公民的温饱问题之后,总是首先重视教育的发展,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而发展教育,必然尊崇教师,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早在两千多年前,《学记》的作者就提出了"尊师重教"的主张。他说:"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又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为什么要"尊师"?因为"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师,是人生的引路人。"尊师"何?尊师之"道"也。这里的"道",我以为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符合一定社会道德标准的行为规范,二是一切已知和未知的自然科学真理以及探索这些真理的门径。"道尊"而"民知敬学",然后能"化民成俗"。人人的行为都符合一定的规范,则家齐国治天下平,社会和谐矣。"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适合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材。这里的"有用"自然包括道德和能力两个方面,所谓"德才兼备"是也。

《学记》时代的教育自然是精英教育,还不是我们现代意义上的全民教育,但《学记》的作者认识到了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教师摆在了社会相当重要的位置。它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谋划民族自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类文明仍然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正因为《学记》的作者认识到了教师的价值,所以,他才提出了审慎选择教师的意见,"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并不是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做教师。《学记》提出了做教师的四条基本标准:其一,知教之所由"兴""废"。《学记》认为,"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豫"、"时"、"孙"、"摩"是教育兴起、发展、成功的必由之途。反之,教育就会失败。《学记》说:"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今天看来,这"四兴""六废"是从教育学的角度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换句话说,教师首先要懂得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才能有效地实施教育和教学。其二,知学者之"四失"。《学记》说:"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有人贪多,有人求少,有人易之,有人畏之。"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这"四失"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状态,知其病在何处,发于何因,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实施有效的教育。其三,"知至学之难易"并"知其美恶"。《学记》认为,教师要知道某一知识对学生的难易程度,并且明了他们各自资质的高低,才能因材施教,多方诱导。"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这一条标准,要求教师善于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他们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其四,能"听语"。"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听语",就是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情绪、眼神、言语等表达出来的渴求来调整自己的教学,"善于从学生的质疑问难和独特体验中发现学生在知识、情感和心理上不断生成的需要,并对自己预设的教学作富有创意的调整"。(吴立岗《辨证处理阅读教学中的几个关系》,载《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3期第32页)这一条标准要求教师善于运用教学机智,"不断地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把有价值的新信息和新问题纳入教学过程,使之成为教学的亮点,成为学生智慧的火种。"(赵小雅《课堂:如何让"预设"与"生成"共精彩?》,载2006年4月14日《中国教育报》第5版)

从以上四条我们可以看出,《学记》对教师专业技能的基本要求是:懂得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具备教学机智。尽管文章不是这样表述,但从具体内容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倘若我们今天的教师都能达到这个标准,我们的素质教育就会很顺利地进行,我们的教育质量也会大大地提高,我们的教育也将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二、育人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生存素质

我们今天认为,"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素质教育必须以育人为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8页)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其实,这种思想在《学记》中也有所涉及。《学记》明确提出建立教育视学制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这里的"小成""大成"是评价等次,或说培养目标,有阶段性目标,有终极目标。具备了独立的治学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可以说是基本成材,"谓之小成"。只有达到"知类通达",即各种知识融会贯通的境界,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才可以说是最终成材,"谓之大成"。这里所说的"强立而不反",是说形成了娴熟地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和稳定的人格,这是终极目标。阶段目标是:"离经辨志",即培养和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敬业乐群",即培养和考查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合作能力;"博习亲师",即考查学生的知识面和治学兴趣;"论学取友",即考查学生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一个人学问达到触类旁通的程度,具备了独立研究问题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既敬业,又能与他人愉快合作,就具备了一定的生存能力。这里提出的对学生的考核就不单单是知识的考核,而是包括了知识(博习)、能力(知类通达)、识见(论学取友)、品格(敬业乐群)等方面在内的全方位的考查,体现了全面发展的人才观,虽然论述稍嫌简括,不够具体,但对我们今天建立全面的评价系统,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三、自主发展,提倡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最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也是课程改革实践中探索最为广泛、最有成效的课题。许多人都觉得这种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最现代的教学理念,因为这种学习方式符合现代西方"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其实,这种学习方式并不是什么新理念,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有非常精彩的教育实践和理论总结。无论是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法,还是孟子的"自求自得"学习法,都无不贯穿着自主学习的精神,而《学记》又对此作过系统的论述。

《学记》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做到"善喻""善问""善待问"。《学记》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引导学生,但不牵着他们向前走,调动学生自己的主动性,这样,师生关系就会和谐;严格要求学生,但不施加压力,让学生轻松学习,学生就会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不会望而却步;启发学生,但不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探索,学生就会独立思考,享受成就的喜悦。这里,既考虑到了师生关系和学生的心理特征,也考虑到了学习规律。学成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师生之间情感错位,关系紧张,学生心理压力过大,或有逆反抵触情绪,都会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思考质量。所以,《学记》作者坚决反对那种"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的做法,因为如此,会使学生"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学记》又主张教师要"善问""善待问",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则小鸣,叩之以大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教师的启发诱导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教师的答问要根据提问者的能力而对,是相机点拨,因势利导,而不是全盘"告诉",一味"授与"。

"善喻""善问""善待问"都是说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而不是嚼饭喂人。《学记》也提倡合作学习。《学记》在论述"大学之法"时说:"相观而善之谓摩。""相观而善"是说互相切磋,合作探究,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学记》认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所以,考核学生成绩时,要"视论学取友",既考查学生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也考查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由此看来,我们今天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继承了《学记》的教育思想,或者说,《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和"相观而善"的理论对于我们今天的课程改革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四、豫时孙摩,尊重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学记》在论述教育教学规律时说:"发然后禁,则捍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所以,成功的教育要做到"禁于未发"、"当其可"以教、"不陵节而施"、"相观而善"以学,即豫、时、孙、摩。"豫"(预),就是要防患于未然,禁绝学生养成不良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不治已病治未病,我们今天概括为"预防性原则";"时",就是要抓住教育的最佳时机,不早不晚,适时地对学生实施教育,我们今天概括为"适时性原则";"孙"(顺),就是说,知识传授要有一定次第,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我们今天概括为"渐进性原则";"摩",就是要提倡学生之间互相切磋、合作探究、共同研讨的学习方式,我们今天概括为"观摩性原则"。豫、时、孙、摩,是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遵循之,教育就兴旺,就成功;违背之,教育就荒废,就失败。《学记》还认为,学生在选择探究的合作伙伴时要审慎,因为交友不慎会背离老师指引的道路,从而养成坏习惯,荒废学业。

豫(预)时孙(顺)摩,揭示了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审慎交友,以求濡染之功。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课程改革实践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们在贯彻新的教育理念的时候,绝不能忽视这基本规律,不能违背一般性原则。

五、长善救失,培养富有个性的社会人才

《学记》认为,"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教育就是要"长善救失"。"长善",就是要扬长避短,依靠智能优势,发展特长,使其成为与众不同的"这一个";"救失",就是要化短为长,克服不利因素,弥补缺陷,从而促进个性特长的发展。怎样才能"长善救失"呢?《学记》说:"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因病处方,对症下药。学者之失有四:"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这里提醒教师注意学生在学习上的四种毛病:多、寡、易、止。"多"者务得,急于求成,而欲速则不达;"寡"者求少,不思进取,使学荒于嬉;"易"者轻之,浅尝辄止,故难以入深;"止"者畏之,望而却步,亦将无所成。这四种毛病是由不同心理造成的。教师必须正确了解他们各自的心理特点,才能因材施教,做好长善救失的工作。

新课程改革突出强调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提倡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认为"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9页),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和独特性,丰富了"长善救失"的内涵,并从"多元智能理论"中为"长善救失"教育思想找到了科学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类的智能具有多元性。每个人都与生俱来地在某种程度上拥有语言、数学逻辑、空间、音乐、身体运动、人际关系和自我认识等七种以上智能,但每个人拥有的智能优势是不同的,在某种智能方面较强的人,在另一些智能方面可能较弱。社会是一部大机器,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教育须要因势象形,扬长避短,而不是截长补短,抑高就低。"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庄子·骈拇》)

多年来,我们的教育忘记了《学记》"长善救失"的教导,忽视了对"扬长避短"的探索,过分强调了统一:统一的内容,统一的要求,统一的考试,统一的评价,迫使学生不得不"截长补短",从而泯灭了个性和创造性。

六、教学相长,实现师生生命的共同生长

"教学相长"是《学记》对教学提出的深刻而独到的理解。现在,一般多把这句话理解为"教和学两方面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古今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709页)教师教学生,使学生知识"长",学生提问启发教师,使教师 见识"长",如子贡、子夏之言诗启发孔子。或以为"教学相长的原意,应当是指教师的教学工作和进修学习相互促进,而不是指师生关系",教和学都是就教师而言。①我以为,"教学相长"的"相"是"共同,一起"的意思,与"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的"相"同义,表示动作行为是几个主体共同发出的。人的生存每时每刻都是有价值的。教师和学生此时的生命价值体现在课堂的教与学中。课堂是教师和学生活动的主要"生命场",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生命共同成长的过程。《学记》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学生"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够自强不息,勤勉于学,从而使学业不断长进,同时使自己的生命价值得以提升;教师"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反求诸己,深入研究,从而使自己的学识得到增益,并且在提升学生生命价值的同时,也使教师自己的生命价值得以实现。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是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变得更加美好的生命存在方式。学生也不仅仅是一种身份,而是生命存在的一种状态,一种使自己和人类都将变得更加美好的生命存在状态。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在教学活动中实现共同生长,是教育的最佳境界。

《学记》"教学相长"的价值判断,深刻地揭示了教学活动的意义,对于我们今天创造课堂有利于生命成长的和谐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认识价值。

《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篇教育学文献,是教育科学宝库中的一件珍品。它较全面地阐述了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其中"尊师重教""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理论,"豫时孙摩"的教学原则,"长善救失"的教学主张,"教学相长"的价值判断,虽然时隔两千多年,至今仍未失去它的实践指导意义,对于辨别我们今天新课程改革一些理念的源流,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们应该珍视这份教育遗产,认真研究,去芜存菁,吸取其精华,用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育实践,从而构建我们民族自己的语文教育理论体系。

其他相关

考科目一技巧答题口诀,考科目一的技巧和口诀,不用死记硬背就能考满分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1-12-30 阅读: 436
随着考驾照的人越来越多,那么考试难度和内容都会有所增加,科一主要是基础理论,对于大量的知识和内容,我们全部记住很难,所以需要一些特殊记忆来帮我们。1、【口诀】“吊二撤三醉五逃终身”,它指的是吊销机动车证的为二年,撤消机动车证的为三年,以醉酒吊销五年,因逃跑而吊销的是终身。“口五站三",它说的是题目里有“口”的选50米,有“站”的选30米,剩下的全选150米,没有150的选最大。...

记忆宫殿严重危害,记忆术的三个问题:简单易学,操作不易,弊端不小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2-01-01 阅读: 1359
文|汨罗江上一叶舟...

一分钟背课文方法,如何快速背课文?学霸教你5个高效记忆法,背课文轻松又牢固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2-01-01 阅读: 403
对于学生来说,背课文绝对是每个学生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每个学生应该必备的技能,那么,该如何将课文背得又快又牢固呢?下面列举5种好用的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学习使用:第一:重复耳听法这个方法就是要多听,选择要背诵的课文,先通读几遍,然后开始试着背几遍,如果是简单的,孩子很轻易就背诵了,如果比较难的话,可以把自己朗诵的语音录制下来,临睡前听上几遍,早晨起床后再听几遍,多听几遍自然就会背诵了,孩子也不会觉得累赘。...
讲课吸引人的技巧和方法,12种课堂导入法,青年老师必备

讲课吸引人的技巧和方法,12种课堂导入法,青年老师必备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2-01-01 阅读: 700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在课程的一开始就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老师的教学内容、学习目的和学习方式。虽然占用的时间不多,但它的作用却不可低估。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就能直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整节课提供良好的铺垫。...

13岁补脑增强记忆力吃什么,适合小学生补脑的8大食物,越吃越聪明,一种都不想错过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2-01-02 阅读: 547
哈喽,各位家长大家好呀,小果准时来送干货啦~最近后台不少家长狂问小果:小果呀,有没有什么适合给娃补脑的食物啊?开学了,娃脑力消耗又大了,每天都要纠结给娃吃啥比较好,脑瓜疼!!确实,家有小学生,家长在孩子的饮食上可马虎不得!!!为了满足家长们需求,小果逛遍国内外各种网站、查找各种权威资料,最终给大家整理出了8种能最大程度促进学生们的大脑发育、改善大脑功能、记忆力和注意力,让孩子学习起来更加轻松、高效的健脑食物,最合适给6-13岁小学生不过了!...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