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真实生活视频,「网友原创」童年的记忆:难忘的邻里亲情

极简大道 极简大道 2022-10-01 精品记忆课 阅读: 206
摘要: 童年的记忆:难忘的邻里亲情作者:梁汉生

童年的记忆:难忘的邻里亲情

作者:梁汉生




《周礼》有云:“五家为邻,五邻为里”。邻里相恤,在我国有着厚重的文化传统。常言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这是老祖宗们对我们中华民族邻里亲情传统美德的精辟总结。

我非常怀念六七十年代的邻里亲情,怀念我家乡的左邻右舍。我家住在我们村的最上端,当地称高头街或者东垴子。集体化的时候生产队基本上是以居住的位置划分的,每个生产队有20到30户人家。我们属于第三生产队。大家房挨房,墙连墙,巷接巷,门对门。祖祖辈辈居住在这里,结下了深厚的亲情。大家共同生活在一个圈子里,有着相同的饮食起居习惯,有着相同的民俗风土人情,有着相同的生产生活环境,从而形成了一个街坊之间亲密互动,邻里之间得以信任的温馨大家庭。


你借我一碗面,我借你一瓢米,你使使我的簸萁,我用用你的箩筐,在那个年代是家常便饭。因为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极端的困难,谁家都不富裕,家里的生产生活用品,都不会置办齐全的。米面也是一样,全靠人推驴磨,难免有个上下不接的时候。相互借用,没有人会拒绝推诿,都是满脸笑迎。借的不客气,给的不怠慢。不用斗量,不用秤秤。甚至,人们相互熟悉的连别人家的米面放在哪里都一清二楚。有的主家正在忙别的活,就会让来人自己去搯。在归还的时候,不用主家查验,一定是借的时候平平一碗,还的时候堆的高高的,当地叫“米溜溜”的。那时候家家户户的大门是不上锁的,即便是有锁子,也是做做样子,不是挂着,就是半锁着(方言叫拢着)。邻居们需要借用工具,在主人不在家的时候,也不用打招呼,自己开门用完直接送还就行。

你送我一根葱,我给你两头蒜。你吃吃我的饭香不香,我喝喝你家的汤甜不甜。那时候只要有一点稀罕东西,都想着和邻居们分享分享。亲戚朋友来了,带点点心、炉食,糖果,梨膏。首先想到的是周围邻居的老人和孩子们,给这个抓上一把,给那个拿上几块。要是谁家采回了洋槐花,杜梨叶等,你看吧,周围这几家中午的饭都是一色蒸卜漏。特别是在大年初一的早晨,天刚蒙蒙亮,盼望了一年也吃不上几顿的羊肉馅饺子出锅后,小孩子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周围几个邻居送饺子。进门先给长辈们磕头请安,然后,大爷大娘们会动手互换饺子,也就是端着自家的来又端他家的归。“大年日吃饺子头一顿”就吃着好几家的饭。这个风俗一直延续到70年代末。




吃喝拉撒睡,锅碗瓢盆勺,这些生活中谁也离不开的东西,正是邻里相处的连心锁。街坊邻居就像是一个大舞台,家庭成员都是这个舞台上的演员,为了和谐相处的目标,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女人们是真正的主角。从我记事起,我的母亲们,还有我母亲的长辈们。虽然她们不识字但识大体,虽然她们不懂文但懂道理。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都要相互照应,积极张罗。其中有两位老人,就特别受人尊重。一个低声细语,做事细腻,一个声音洪亮,快人快语,喊一声穿透三道巷。她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勤劳善良 、正直说理;慈祥亲切,有一幅热心肠。谁家小两口闹别扭了,谁家婆媳关系紧张了,她们出面一说,保证和好如初。就连谁家小孩那天生的,谁家老人那天的祭日都记得清清楚楚。她们还经常帮着接生和处理老人的后事。当红娘,做介绍人也是她们的拿手好戏。那时候没有自由恋爱这一说法。就凭着她们的为人和周围邻居以及娘家同村同族人对她们的信任,撮合成了不少婚姻,这样邻里更是亲上加亲。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排辈分了,也不知道是跟着父亲称呼好还是跟着母亲称呼对。

逢年过节,更是这群母亲大人们忙碌的时候,推碾倒磨,一家挨着一家,不用你“放着笤帚占碾子”,都知道谁家是什么时间。蒸年糕、做豆腐、摊煎饼,一户跟着一户,不用你“三顾茅庐”。大家都会早早到场。挑水的,烧火的,拌面的,当把式的七手八脚的忙碌着。还不时的有说有笑、有打有闹,七嘴八舌的乐呵着。食物做好后,左邻右舍都要相互送送。特别是那些孤寡老人们,手不动膀不摇的也能吃上过年的美食。那时候,邻居们,谁家蒸了几锅糕,蒸的粘不粘;谁家做了几斤豆腐,一斤豆子能出几斤;谁家摊了多少升米的煎饼,口头好不好都了如指掌。




我们这一代出生在50年代中后期的人们,幼年和童年正好赶上了大跃进,吃食堂和三年困难时期。那时候没有幼儿园也没有托儿所,大炼钢铁时,男女老少齐上阵,家里的孩子们只能托付给走不出村,干不了活的小脚老太太们,在她们无偿的精心呵护下成长。那时候每家每户都是好几个孩子,小伙伴们天天在一起东邻居出来西邻居进去,走到谁家,要是渴了就在谁家放在院子里的水瓮(水缸)中,拿起用半块葫芦或者葫子做的水瓢喝上几口。有一天,我到一个大娘家喝水,由于她家水缸里的水不多了,我爬到缸上猫腰勾着淘水,结果一不小心头朝下跌在了水缸里。那时候小伙伴们也不知道“司马光砸缸”的古典,最后被正在大食堂做饭的母亲和几个邻居看见,才飞奔着拽了出来,逃过了一劫。

那时候玩的要是饿了,邻居大娘们会抓给一把黑枣 ,或者给剜上一块甜面子(结成块的柿子面)那就是最好的零食了。要是在秋天也能吃上沙果、酸枣和那种犟疙瘩梨。小一点的孩子们玩儿困了,睡在大街上的情况也不少见,这时候邻居大娘们会毫不犹豫的抱回自己的炕上,冷了盖上被子,热了扇扇扇子,照顾上大半天。有时候大人们出远门,或者上较远的地方干活,到中午放学或者玩耍回来,看到家里没人,跑到邻居家又吃又喝也是常事。那时候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还有点理直气壮。到现在我母亲还常常讲起,在70年代初期,我们家正处在非常困难时期,母亲天天赶着牲口到20里地以外的山西省界给生产队驮煤,我的几个妹妹没少得到邻居们的照顾,那时候家家户户也没有什么好吃的,塞给半个糠面窝窝或者山药那就高兴的蹦起来。这一段经历,至今难忘,永远铭记。




那个年代,邻居们是“既扫自家门前雪,还管他人瓦上霜”。你要是出门,喊给邻居一声,或者院子里晒着被子,凉着衣服,或者是房上晒着豆子,凉着片片,要是遇到下雨阴天给收回来。那你就放心的去吧,保证万无一失。要是谁家有红白喜事,小孩满月,那一定是全家出动,要人有人,要物有物。需要什么用具保证全部奉上。要是谁家老人有病,会把攒了好长时间,自己都舍不得吃的,留给孩子们到供销社换铅笔、橡皮、本本的鸡蛋,揣在怀里几个给送去。要是遇到上梁、扣圈(圈窑洞)、打平房、脱坯盘炕,那就是男人干活,女人做饭,一去就是几十号人,不用敲钟,不用广播,一大早大家就自带工具来到主家,在大匠人的统一指挥下,有秩有序的干着。没人偷懒,没人撒尖,你追我赶,干劲十足,场面活跃壮观。一鼓作气的干完活后,围坐在一起,端几个腌豆、豆芽等小菜,喝上几口高粱白酒,吃上两碗咸饭,啃上三个窝窝。非常满足的哼着小曲上工去了。

那个年代相互串门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情感交流的方式,闲下来的时候,或者中午,或者晚上,人们会不由自主的到邻居家坐一坐,聊一聊。有的人要是一天不串门,就感觉睡不着觉,有的端上一碗饭,要走好几家。有的一天不来串门,主家就感觉不正常。那时候的串门也是有特点的。男人们主要是为了消遣,打发时间。坐在一起抽抽烟,喝喝水,说说话。聊聊往事,谈谈农耕,交流点种植技术,总结点收获经验。有时候也谈历史,谈国事,谈队里的事,谈听来的奇闻异事。一边聊着,还一边你装我一烟袋罐,我装你一荷包,相互换着烟丝尝尝。上了年级的奶奶大娘们,喜欢盘腿坐在邻居的热炕上,冬天在泥制的火盆旁围一圈。不时的用专门的铁火剪拨拉着火盆里的木炭块。一边烤手,一边聊天,夸夸媳妇贤慧孝顺,赞赞孙子聪明可爱。农闲时节,年轻的的妈妈婶婶们会聚集在树荫下,或者院子里的台阶上,不是纳鞋底,就是缝补旧衣服。那时候大人孩子的鞋都是妇女们亲手做的,衣服也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她们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扯东道西,漫无边际的闲聊着。聊看到的,聊听到的,聊想到的,可以说是包罗万象。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她们一会开怀大笑,一会动手动脚,气氛热烈,甚是热闹。有时候还会唱上一段《会亲家》《老两口学毛选》或者是忆苦思甜的“天上布满星,月牙亮晶晶,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冤申……”等那个年代脍炙人口的,体现时代感的代表歌曲。




那个年代的人们,生活虽然贫穷,但人与人,户与户之间的友情是真实的,是发自内心的,也是无偿的,是不需要任何回报的,更是感到快乐和幸福的。绝对是不掺假,没包装的。从小就听大人们老给念叨,“一个朋友一条路,一个仇人一堵墙”“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折不断”这些和睦相处的理念。再加上老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体力行。邻里亲情、友情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那时候的大人们,吃过苦,受过罪。知道新中国来之不易。信念只有一个,听毛主席的话,坚定跟党走,盼望着“白马牙玉茭顶着天,豆角长到三尺三”的年代到来,盼望着“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吃面包、喝牛奶”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如今,粮食高产了,吃喝不愁了,可村里就剩下年龄大的和老人了,邻里来往的越来越少了。年轻的人们,面包牛奶吃上了,楼层越住越高了,对门还不知道是谁呢。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谐社会的发展会越来越好的。

现在,回想起那段邻里之间相互爱护、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亲密无间的历史,即甜蜜、又感动、即幸福、又留恋。那是一段永远忘不了情怀,永远抹不掉的记忆。永远怀念那些聪明贤慧,勤劳善良的先辈们;永远感恩那些纯朴憨厚,慈祥亲切的街坊邻居们;永远向往那个邻里亲情的年代。






其他相关
儿时的记忆你还有多少说说,记得儿时记忆的人,#你在小时候做过什么农活# 记忆中的棉花和小麦 儿时的美好回忆

儿时的记忆你还有多少说说,记得儿时记忆的人,#你在小时候做过什么农活# 记忆中的棉花和小麦 儿时的美好回忆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3-10-20 阅读: 103
记得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那个时候农业机械化几乎没有,都是靠劳动力进行生产生活,家住河南的一个偏僻的小乡村我,那个时候我才不到10岁,清晰的记着主要的农作物是棉花和小麦。棉花从种植到收获,还是很麻烦的,需要先打秧模→育苗→栽种→开花结果→摘果整个过程差不多算是手工活。这成了我儿时的美好回忆。摘棉花是最累的活了,因为它的收获周期比较长,隔几天就要去摘一次,如果遇到阴天下雨第一要务就是赶紧下地去摘棉花,因为棉花桃如果已经开苞不摘(直接摘桃子)下来的话,雨水一淋就会烂在地里,因为家里有10余亩地,所以虽然我那个时候还很小也会被爸妈叫去一起干农活。就这样差不多到了2006年左右的时候,由于棉花的种植比较费事,我们那里几乎全部都改种玉米了。...

70.80后的回忆,太经典了,儿时的记忆你还有多少说说,农村八十年代露天电影,童年美好回忆,一代人的记忆,你还记得吗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3-10-20 阅读: 282
露天电影陪伴了多少人度过了穷苦但快乐的童年,回首往事恍若昨天。回不去的童年,回不去的青春,怀念过去。好怀念那个时代,我那时十一二岁一场电影要看三回,上大队本大队下大队。过去的农村没有影院,只好在村头挂到树上就演电影,大家晚上都去看,看着可带劲儿了。...
小时候的回忆,童年的味道视频,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北京外国语大学策划制作的视频:《记忆里的童年》

小时候的回忆,童年的味道视频,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北京外国语大学策划制作的视频:《记忆里的童年》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2-10-01 阅读: 160
发布时间:2020-06-02 10:16:33 来源: 外研社 编辑: 郭玮6月1日,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播出了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策划制作的视频《记忆里的童年》,并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官方微博、推广普通话官方微博和推普助力脱贫攻坚微信公众号进行推送。...

儿时回忆视频素材,葫芦娃的“爸爸”走了,他还有这些作品承包了几代人的童年记忆… - 视频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2-10-01 阅读: 183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孙佳音昨晚,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发布讣告被称为“葫芦娃之父”的著名美术片导演胡进庆走了...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