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方法训练书籍,陪孩子读了8年绘本,我总结出这些读绘本的方法

极简大道 极简大道 2022-09-17 记忆方法 阅读: 192
摘要: 今天书评带你看的这篇文章来自一位经常陪孩子读绘本的妈妈,她是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儿童文学研究,陪孩子读了8年的绘本。她系统总结了自己读绘本的方法和步骤。与其他同类型的文章相比,她的这篇文章更系统和全面,并且以多个场景为例,于细节处提醒我们不要掉进某些误区。撰文 | 费祎图画书是文字和图画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共同组成的一个整体,是一门综合艺术,既有美术领域的构图、线条、色彩,也有文学中的词汇、句式、结构,外在的形式和内在的思想内容,两相结合,共同组成图画书的独特魅力。儿童对图画书的阅读也受到家长的引导、儿童本身的认知程度、情感发育、阅读态度等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今天书评带你看的这篇文章来自一位经常陪孩子读绘本的妈妈,她是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儿童文学研究,陪孩子读了8年的绘本。她系统总结了自己读绘本的方法和步骤。与其他同类型的文章相比,她的这篇文章更系统和全面,并且以多个场景为例,于细节处提醒我们不要掉进某些误区。

撰文 | 费祎

图画书是文字和图画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共同组成的一个整体,是一门综合艺术,既有美术领域的构图、线条、色彩,也有文学中的词汇、句式、结构,外在的形式和内在的思想内容,两相结合,共同组成图画书的独特魅力。儿童对图画书的阅读也受到家长的引导、儿童本身的认知程度、情感发育、阅读态度等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对于儿童而言,阅读并非仅仅识认书本上的文字那么简单,阅读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对于刚开始学习阅读的孩子而言,我们能帮助他们的最好方式,就是依循着孩子在阅读循环中的进展,随时肯定他们完成的每一个步骤。孩子能去注意书架上的藏书,是一个步骤;能在架上选出一本他想读的书,是另一个步骤;决定手上的书正是他想看的书,或再放回架上去,又是一个步骤;终于,他打算坐下来好好阅读这一本书了,这也是一个步骤。”(艾登·钱伯斯:《打造儿童阅读环境》。)

具体到阅读书籍的过程,笔者有如下建议。

不要忽略绘本正文以外的内容

通常而言,一本图画书往往由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封底组成。阅读一本图画书之际,最好有一种程序,所谓“仪式感”。

松居直十分重视这种阅读的仪式感,他将之与观赏戏剧类比。在他看来,阅读故事就好比欣赏戏剧,“经过封面、环衬、扉页,终于进入正式的舞台。这种‘间隔’很重要。看戏也是这样,进入剧场就坐,然后演出铃响,场内静下来,舞台幕布徐徐拉开。一步步下来,观众有了进入戏剧中故事世界的心理准备,紧张感和期待感也不断得以强化。与此相同,图画书慢慢地经过封面、环衬、扉页几个环节,起到与戏剧开幕一样的效果。这是进入‘书’的仪式,而仪式本身也是戏剧的一部分。”(松居直:《我的图画书论》。)

《我的图画书论》,[日]松居直 著,郭雯霞 译,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7年1月版。

这种阅读的仪式感于儿童而言很重要。让阅读成为儿童的一种生活方式,是我们期望的理想图景。当前,不少儿童的家庭阅读氛围比较薄弱,有的孩子不懂得爱护书籍,会撕毁书籍或是乱抛乱扔。读书往往也没有固定时间。

因此笔者建议家长和孩子读书,可以设置一个仪式,在阅读第一页之前,先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家和插画家,向他们表示感谢。孩子对图书作者尊重了,也会慢慢懂得爱惜书籍,不会乱扔乱摔。还要向孩子强调,生气时绝对不能扔书,书是我们的好朋友。

此外,看书的时候,最好让孩子自己挑选喜欢的图画书。大人不要指定读某本书。这样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把阅读过程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先由孩子读图。

成人读书,只看文字便可以理解,而对于儿童,尤其是学前儿童而言,图画对于他们理解故事的情节至关重要。家长在与儿童亲子共读之际,要有意识地引导儿童观察、体会插画所表达的故事,启发他们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联想,推测故事的进展,逐渐培养孩子看图识意的习惯和能力。

通常而言,好的图画书中的插画有画家精心设计的小细节、小心思,我们应该先鼓励孩子自己看图画,通过封面来辨识作者的主要意图,通过书中插图猜测故事情节的进展,熟悉作者的风格,逐步提升孩子的艺术感受力。以笔者的亲子共读为例。

《30000个西瓜逃跑了》插图。([日]安芸备后 著,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30000个西瓜逃跑了》

【共读时孩子5岁3个月】

晚上共读三四本绘本之后,我们来评定哪本书最好。我说,我喜欢《完美的一天》,因为它画面美丽,语言诗意——大概这样的图画书最符合讲述者、教育者的偷懒习惯,又符合说教心。


孩子说,他喜欢《30000个西瓜逃跑了》,按照通常的阅读习惯,我先是让孩子自己翻阅,囫囵读一遍,不看文字,通过图画的翻页关联来判断大概讲一个什么故事,然后我讲他听,读毕,对于自己满意的作品,孩儿通常会自己再翻看一遍。西瓜一书是三个环节里每一个都能深深吸引他注意力的一本。而另两本,缺少第三环节,看完就不想再看了。稍微琢磨一下,果然后者更好。


好在何处呢?该书讲的是西瓜田里两只乌鸦在聊天,它俩说:“这田里的西瓜长得真好呀,明天估计就要被卖掉了!”西瓜们听见,吓坏了,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商量定后,决定连夜逃跑,毕竟不能丢掉自由。它们逃向山坡又滚下山坡,汇成一个西瓜池,当周遭的小动物们闻香而来之际,西瓜汁大池突然变成了一个巨型红唇怪兽,吓走了动物,后遂以夸父的姿态奔向了太阳……第二天,一个布满了西瓜子的太阳出现在天空,看着瓜田里忙碌而奇怪地探究为何西瓜全不见了的人们。


我问,你为何觉得这本书好?孩子答:“西瓜怪物多酷啊!最后太阳都被西瓜占领了!”

故事的新奇、幽默激发了儿童的想象力。这本书理想的受众是乡村儿童,见过绿油油成片成片西瓜田或香瓜田的,看过西瓜初生之际嫩黄模样的,知道西瓜藤蔓与丝瓜藤蔓之不同的,甚或卧在地头的草木搭成的瓜棚里,听见过细雨打在瓜皮上簌簌落落声音的乡村孩子们,最适宜读这本书。既有生活的经验,又有艺术的凝练。结合日常生活经验来阅读和理解这些乡土主题的绘本,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在读这本书之际,我就是先让孩子自己翻阅图画,发现了他对这本书的独特兴趣,才开始细心体味该书的妙处所在——原本我对这本书并不看好。

判断你的孩子读图能力如何?最好的方法就是给他买一些无字绘本,看他能否看得懂。

值得注意的是,在孩子读图之际,家长没有必要要求他们严格按照插图的顺序来读,可以让他们先按照自己的兴趣随意浏览,对图书主要人物及情节有个大概的了解,鼓励他们发现自己最感兴趣的画面或角色形象,然后再在下一个步骤里引导孩子逐页阅读。

第二步:家长读字。

0—3岁,读讲时尽量用通俗的口语解释,否则生词太多,可能会影响孩子的阅读兴趣。3岁以后,可以按照文字给孩子阅读图画书,让孩子熟悉书面语言的节奏,并慢慢地习得新词语、新句子。

这个阶段非常重要,松居直先生就再三强调给孩子阅读的重要性,他认为,“孩子们用耳倾听,并在心中形成意象,换句话说,就是与语言面对面,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语言教育。只有从耳中听故事,孩子们才能从幼儿期开始与语言本来的形式相碰撞,这真的太重要了。有了这种体验,孩子们才会对语言变得敏感,并对语言持有一种信赖感。”([日]松居直:《我的图画书论》。)家长在有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要多给孩子读书,让孩子从聆听中感受到语言的乐趣、韵律和意义。

太早让孩子自己读图画书,效果并不好,因为识字量有限,学前儿童独自读图画书之际,往往是挑着读、跳着读的,此时阅读的快乐会大打折扣。

那么要不要指读呢?很多家长在亲子共读之际,往往侧重让孩子学习知识,讲读之际,比较注重图书的知识性内容和主题的讲解,家长们关注图画书所传达的“人生道理”或“人生智慧”,而对图书的风格、审美、情感等层面缺乏必要的关注。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早点识字,读图画书的时候会要求孩子看字,自己则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着书上的文字给孩子念。

不可否认,这样的确容易认字快,但这样做往往会忽略对孩子进行审美素养的培养,也容易打消孩子对图画书的阅读兴趣。

“阅读其实包含三种层次:表面意义的获得,潜在意义的揭示,审美经验的满足。审美经验的获得是阅读的最高境界,也是阅读乐趣之所在。积极的反应阅读不仅是为了知道说了一个什么故事,故事的主题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感受作品中的情感,与图画故事产生呼应,体会一种与故事世界对话的乐趣。阅读的本质就是体验作品的情感并对此做出回应。”(康长运:《幼儿图画故事书阅读过程研究》。)识字绝不是阅读图画书的唯一目的,也非唯一手段。

《幼儿图画故事书阅读过程研究》,康长运 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

第三步:亲子共读,发现细节,互动,角色扮演。

亲子共读怎么样能让孩子保持兴趣,而不是家长兴致勃勃地念字,孩子却心不在焉呢?绘本的选择是第一,家长阅读过程中的讲述方式也很重要。家长读的时候,语言上最好要根据角色不同而有抑扬顿挫之分,在共读过程中,进行积极的亲子互动和交流,可以适当鼓励孩子提出问题。提问可以安排在阅读的过程中,故事并未结束之际,此时就某个情节进行提问,可以让孩子讲述对故事发展线索的判断,促进孩子独立思考,比如,以笔者和孩子共读《小鹿斑比》为例。

《小鹿斑比》

【共读时孩子3岁9个月】

昨晚睡前给竹笛讲《小鹿斑比》。小鹿斑比和妈妈在草地上玩耍,这时候,猎人来了。在逃跑的时候,鹿妈妈被猎枪打中了膝盖,她摔倒了。“斑比,你快点跑,用你最大的力气跑,不要管我,不要回头看,直到你跑进灌木丛,跑到安全的地方。”可是,妈妈摔倒了,她跑不动了,留在这很危险,要是被猎人抓到怎么办呢?小鹿着急地看着妈妈。


“宝宝,小鹿决定自己一个人往前跑还是留下来陪妈妈呢?”我把这困境抛给孩儿。想看一看在这两难的选择面前他怎么办。竹笛不说话,好像在认真地思考,这几秒钟里,我竟然有点紧张,有点伤感,无论哪一个选择,都是不完美的,都会有伤痛。没多会儿,孩儿激动地说:“妈妈,小鹿拿绳子把猎人捆起来!!这时候,蛇也来了,把猎人的脚狠狠地咬了一口!!”


我笑了。觉得意外而特别欣慰。


“小鹿接着吹起了口哨,他把所有的好朋友都呼唤到身边,大象来了,山羊来了,兔子来了,松鼠来了……大象用长鼻子一把把猎人卷得高高的,松鼠用松果砸猎人,山羊用它的角顶猎人。最后,他们终于把猎人赶跑了!猎人再也不敢来森林里做坏事了。”


“这个故事讲完了!”竹笛开心地说。

孩子的讲述自然和故事的本来结局有所不同,但孩子在这个过程里重新“改写”了故事结局,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写作训练。提问也可以在故事结束之后,借此观察孩子对整个故事寓意的理解。还以笔者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共读为例。

《布里格斯鹅妈妈童谣金典》插图。([英]雷蒙德·布里格斯 著/绘,乐府文化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鹅妈妈故事集》

【共读时孩子3岁9个月】

今晚八点半开始讲故事,讲了四个,刚终于哄睡了。都是《鹅妈妈故事集》里的。重点讲了“三个愿望”的故事。


这个故事大意是:一个樵夫得到天神垂青,可以实现三个愿望。樵夫和妻子想来想去,不知许什么愿望好,结果醉意朦胧间樵夫要了一根香肠,被妻子臭骂一通,樵夫气急败坏中让香肠贴到妻子鼻上拿不下来了。轮到第三个愿望之际,樵夫问妻子:“你是愿意做一个国王的香肠鼻王后呢?还是做一个樵夫的正常的妻子呢?”最后他们开开心心许了第三个愿望:拿走香肠。两人又回到原来的状态,什么也没多,什么也没少,不,多了快乐,少了抱怨。


讲完后,问竹笛:“如果你可以实现一个愿望,你愿意向天神要一大堆玩具但是得有一个香肠鼻子,还是愿意要一个正常的鼻子但不给你玩具呢?”长长的绕来绕去的问题竹笛哥哥竟然听明白了,他郑重思考了一会,答:“妈妈,我不要香肠鼻子,我已经有玩具了!”


禁受得住诱惑了!

讲这个故事的本意是想教育孩子明白一个道理:人,不可以贪婪。提问的时候联系孩子的日常生活,启发他对自己的日常举止进行反思,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要注意的是,我们鼓励家长互动,不是要家长机械地连续提问,那样反而会打断孩子阅读的进程,打消孩子阅读的热情。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们发现细节,或者模仿书中的场景,进行现实生活中的移情,比如《猜猜我有多爱你》《魔法亲亲》这类亲情绘本中写到的情节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一下。宗旨就是让孩子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在游戏中学习。图画书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艺术品,孩子们完全可以从任何一个角度进入,享受它们的滋养。

第四步:鼓励孩子复述故事。

如果仅仅凭借记忆,还是重复家长之前讲过的那些内容,不能根据画面,加入自己生动的个人化的体验,还不算复述故事。根据画面,加入自己的体验,绘声绘色地复述故事的完整情节结构,才是理想的效果。当然,这个比较难。需要家长长期的引导,也会受到孩子年龄的限制。

第五步:巩固对绘本的理解。

“幼儿总是试着用自己的经验来理解、解释故事,同时也会把图画书阅读的经验迁移到生活中。幼儿的图画书阅读是一个幼儿将此时的视觉经验与先前所接触的事物和已有经验相连结的过程,是一个幼儿主动的‘意义建构’的过程。图画书阅读与生活经验是不能分离的。幼儿以其生活经验为基础理解图画书,又会把图画书阅读的经验迁移到生活中。对孩子来说,图画书阅读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康长运:《幼儿图画故事书阅读过程研究》。)图画书是作家和插画师合力精心编织的,充满了天真童趣。经常阅读图画书的儿童,当回到现实生活中来时,也会将故事里的情节和想象带入现实。孩子读完绘本后,对于印象深刻的那些图书,在现实生活中多少会有反馈,或是行动上的,或是语言上的。以笔者的亲子共读实践为例。

《长颈鹿不会跳舞》插图。([英]吉尔斯·安德烈 著,[盖]伊·帕克-里斯 绘,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长颈鹿不会跳舞》

【共读时孩子4岁2个月】

睡前读《长颈鹿不会跳舞》,书中提到长颈鹿收到动物们的帮助后向大家鞠躬致谢,竹笛问我:“妈妈,鞠躬是什么意思?”于是示范给他看,说这是向他人郑重表示感谢之意。他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


晚上玩积木,搭了好几个款式送给我。我说谢谢你做了这么多礼物给我,话音刚落,竹笛已从积木堆中站起,右手轻放腰间,弯腰低头一鞠躬:“妈妈,谢谢你对我的夸奖!”一惊。赶紧转移话题:“今天积木就搭到这里吧,我们吃点苹果就睡觉好不好?”“好的,没问题!妈妈,谢谢你给我削苹果!”又是一鞠躬!


看来我得感谢长颈鹿驯化了我家的小野人。

当生活中的某个场景促使儿童联想到阅读过的绘本语言或角色,这时候我们可以尝试用日常生活中的对话来帮助孩子温习阅读过的绘本。当孩子偶尔在和家长聊天时提起图画书中的人物或句式之际,最好不要错过这个最好的和孩子温习图画书的机会。我们可以顺势模仿图画书中的场景或者语言,来进行一场拓展练习。

举一个例子。这是一个对绘本《逃家小兔》展开的拓展练习。是我真实的家庭阅读经历。在此之前我和孩子一起看了绘本《逃家小兔》,所以一开始孩子在生活中提起一句绘本中的句子之际,我就接上下一句了。我明白“典”出何处,孩子也明白“典”出何处,我和孩子有一个共同阅读的背景,所以能举一反三,模仿《逃家小兔》的对话开始了自己一系列的“变身”计划……自然,经过这一番练习,孩子对《逃家小兔》的理解就特别好了。

《逃家小兔》插图。([美] 玛格丽特·怀兹·布朗 著,[美] 克雷门·赫德 绘,信谊 | 明天出版社)

《逃家小兔》

【共读时孩子3岁8个月】

今天的“读后感”起源于我把孩子放在杯子口的一小块面包弄掉在桌子上:


孩子:妈妈,你把我的面包弄掉了,你跟我的面包道歉!不然,我要变成一只小青蛙了,让你找不着我。


我:那我就变成池塘里的荷叶,你在池塘里游泳,就找到你了。


孩子:你变成荷叶,我就变成一朵花,放在你的大荷叶上,让大荷叶飘行吗?


我还要变成一只小鸡,让你找不着我。


我:你要变成小鸡,那我就变成面包,让你有粮食吃,让你吃得肚子饱饱的,你就回来找我了。


孩子:我要变成口香糖,让你找不着我。


我:你要变成口香糖,那我就变成一个小盒子,让你睡在我的小盒子里面,让风刮不着,雨也淋不着好不好?


孩子:我还要变成一个电脑,让你找不着我。


我:那我就变成电脑里的……额动画片,这样你打开电脑,我就可以和你在一起。


孩子:我要变成一个小贴画,让你找不着我。


我:你要变成小贴画,那我就变成一本书,让你贴在我的书里面。


孩子:我要变成一个红旗,让你找不着我。


我:你要变成红旗,我就变成风,把你的红旗吹来吹去,和你在一起。


孩子:我又要变成一个袜子,让你找不到我。


我:你要变成袜子啊,那我就变成一只脚,让你的袜子穿在我的脚上,这下你跑不了吧?


孩子:我要变成一个书包,让你找不找我。


我:你要变成一个书包啊,那我就变成一个小娃娃,背着书包上学,这下你就和我在一起了吧?


孩子:我又要变成一个衣服,让你找不着我。


我:你要变成一个衣服呀,那我就变成一个裤子,和你一块穿在一个小朋友的身上。


孩子:我要变成一个书,让你找不着我。


我:你要变成书,那我就变成一支画笔,在你的书上写字,这下你跑不了吧?


孩子:我还要变成一个花,让你找不着我。


我:你要变成一个花,那我就变成一个绿叶,让你跟我在一起,都长在花棚里。


孩子:我要变成一个照片,让你找不着我。


我:你要变成照片,那我就变成小夹子,把你夹住,这下你跑不了吧?


孩子:那我就要变成小夹子,把你的皮给夹坏。


我:你要变成小夹子啊,那我就变成一个小绳子,跟你在一起。


孩子:我要变成一个小夹子,把你的绳子夹破。我要变成一个台灯,让你找不着我。


我:那我就变成一个桌子,把你放在我的桌子上面。


孩子:我要变成一个被子,让你找不着我。


我:那我就变成一个枕头,和你靠在一起,等晚上小朋友睡觉时候枕着。


孩子:我要变成葫芦娃,让你找不着我。


我:那我就变成老爷爷,和葫芦娃住在一起。


……

绘本的其他阅读方式

绘本还可以根据主题分类集中阅读,以加深孩子的印象和理解。

如季节性绘本:《下雪天》、《手套》、《小狐狸买手套》、《白雪晶晶》、《快乐的一天》、《萝卜回来了》、《松鼠先生和第一场雪》等。节日性绘本:圣诞节绘本《威廉先生的圣诞树》、春节绘本《过年了》等。亲情类绘本:《我爸爸》、《我妈妈》、《爷爷总是有办法》、《世界上最好的爸爸》、《你睡不着吗?》、《逃家小兔》、《猜猜我有多爱你》等。

动物系列绘本:“花园小象波米诺”系列、“五只小猴子”系列、卡梅拉系列、小猪奥莉薇系列等。对这类主题相近的绘本还可以进行“对读”,比如《我爸爸》和《我妈妈》两本书主题相似,文字表述方式相似,可以家长看一本,孩子看另一本,对照着读,或是家长读一句孩子读一句,效果都很好。其他类似主题的绘本也可以对读,让孩子发现不同风格绘本的差异所在,并比较分析两者之间的优劣。

阅读中,要尊重孩子的阅读感受,不要低估孩子,不要强行灌输家长的观念——有的家庭中爷爷奶奶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往往存在这个问题,他们动辄否定孩子们的想法,认为离题太远。

经过长期的阅读积累,孩子们的阅读能力会逐渐提高。一是有发现丰富的细节的能力,发现细节才能更容易理解故事的情节,不同年龄的孩子们对细节的观察程度不同,通常而言,年龄越大,观察到重要细节的能力越强;

二是可以把握故事线索,根据画面进行前后推理。看《大卫,圣诞节到了》,能够根据画面推测出大卫的背影;看图画书中的人物,可以推测他们的想法,比如看《魔法亲亲》的时候,当小浣熊伸出手后,孩子也像小浣熊一样让家长伸出手,亲妈妈一大口;再次,对故事讲述能做出迅速的回应。能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和想法,理解人物的喜悦与痛苦;此外,能辨识同一作者的作品,发现作者惯常的叙述风格和插画家的独特的绘画元素。进一步,能够提出与成人不同的看法,有独立见识,这是最难的一点,也是阅读水平相当高的体现。

参考资料:

[1][英]艾登·钱伯斯:《打造儿童阅读环境》,第8页。

[2]松居直:《我的图画书论》,第73页。

[3][日]松居直:《我的图画书论》,第143页。

[4]康长运:《幼儿图画故事书阅读过程研究》,第112页。

[5]康长运:《幼儿图画故事书阅读过程研究》,第58页。

撰文|费祎

编辑|申婵

校对|柳宝庆

其他相关

记忆法课程有用吗,记忆法有几种,《杀人者的记忆法》1/3 一名患有痴呆的老人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4-01-10 阅读: 121
第一集:《杀人者的记忆法》。这个老人名叫老苏,因为找不到家而被带到警局。你能想到这位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竟是一个连环杀人犯。三个月前他被确诊为老年痴呆,记忆也会慢慢消退。幸好所长老安是他多年的朋友,联系女儿接他回家。回到家后他通过广播得知最近发生两起杀人案件,都是女性而且杀人手法相同。老苏急忙找出柜子里的白鞋,反复查看后才放下心来。杀人案不是自己做的,但面对记忆的衰退只能把残留的记忆写下来。...

五种记忆法,从客观意识中,浅看吉姆坎贝尔的记忆机器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3-03-13 阅读: 222
文/夏瑾钰编辑/夏瑾钰前言在电脑时代,存储器的观念和控制观念愈来愈接近。电脑记忆是我们想要储存的,是我们扩大,增强功能,并加以利用,从而创造出一个被认为是必要的没有限制的资讯的资料库。如今,人们一般都是通过电脑中的比喻,利用诸如“储存”和“提取”之类的字眼,来谈论人们的记忆。...

袁文魁记忆法怎么样,对话巫鸿|与记忆有关的生命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3-03-13 阅读: 248
ame="keywords" content="艺术,芝加哥,文学,哲学,建筑,大学,美好,一直在身边,密歇根湖,芝加哥大学,头排看客,全民悦读有奖征集,弗兰克·盖里,版画,美术,密歇根州,巴黎,游泳,装饰艺术,清华大学,复旦大学">...

最好的记忆术书籍,想看书却又记不住?掌握这套方法让你不再读书难!(亲测有效!)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2-09-17 阅读: 202
在我们平常阅读看书的过程当中你是否会有这些困扰?1、想看书,也花了不少时间看书,但总是记不住;2、看书看了不少,但是没有一本能够讲清楚重点讲的是什么;3、想看书却总是无法专注,阅读效率极低,最后导致信心全无;...

记忆方法的书籍哪些比较好,15本断代史推荐|狠狠提升格局,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2-09-17 阅读: 239
看门见山,15本断代史书籍推荐。1、《春秋史》 童书业著名历史学家童书业先生的代表作。推荐这本书的关键点在于语言文字简洁易懂。...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