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记忆法对孩子好吗,背诵单词、文常、课文都不再头疼!记忆宫殿,流传千年的记忆神器

极简大道 极简大道 2023-03-10 记忆方法 阅读: 468
摘要: 引子当中小学生在学习中,常常遇到需要记忆长篇课文、古文、或者一长组的知识点的情况,死记硬背的方法费时多,记得慢,只会降低学习效率。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解决这类关联性不强、但知识点繁多的的记忆场景呢?今天,这篇文章就来介绍一种神奇的记忆方法-记忆宫殿,同时会结合中小学语文实例,来讲解孩子在学习如何运用记忆宫殿方法。

引子

当中小学生在学习中,常常遇到需要记忆长篇课文、古文、或者一长组的知识点的情况,死记硬背的方法费时多,记得慢,只会降低学习效率。

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解决这类关联性不强、但知识点繁多的的记忆场景呢?

今天,这篇文章就来介绍一种神奇的记忆方法-记忆宫殿,同时会结合中小学语文实例,来讲解孩子在学习如何运用记忆宫殿方法。



记忆宫殿的由来

记忆宫殿起源于古希腊,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记忆术,它的要点就是在大脑里构建虚拟的空间场景,并把需要记忆的信息与空间场景中的地点链接来进行记忆。

传说公元前447年前,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在参加一次宫廷宴会时,宴会厅屋顶突然坍塌,造成了现场绝大多数人死亡,由于死者面目全非,要辨认他们的身份成了一个难题。

幸运的西莫尼德斯正巧在厅外,从而逃过一劫。他试着通过重温宴会中的情景,回忆不同位置的客人,来帮助辨别死者身份。事后,他意识到,凭借空间位置来记忆图像信息的效果,并着力研究和运用。

之后,众多的古希腊哲学家和政客们也多学习记忆宫殿的方法,以帮助他们记忆演说稿和观众的外貌姓名,更加轻松地进行长篇大论的演讲,而记忆宫殿也由此一路流传下来。


那么记忆宫殿是什么时间、又是如何流传到中国的呢?

1583年(明神宗万历十一年),天主教耶稣会意大利籍神父、学者利玛窦(Matteo Ricci)来到中国。

为了便于宣传教义,得到中国政府官员支持,利玛窦用时13年时间,从目不识丁成长为“中国通”,更将《诗》《书》等四书五经烂熟于胸,倒背如流,让众多在中国文化中成长、寒窗苦读数十载的学子都自愧不如。

于是,利玛窦声名鹊起,各方官员和文人都想知道这位外国人有什么神奇的学习方法, 而利玛窦也公开了自己的记忆方法-记忆宫殿。




什么是记忆宫殿?

记忆宫殿,指在大脑中建立一个含有多个定位桩的虚拟空间,在把信息转化为图像后,通过联想,与这些定位桩建立一对一的链接的记忆方法。

记忆宫殿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 熟读记忆内容

记忆宫殿只能提供一条信息关键词的线索,避免缺漏和遗忘。因此,学生需要先将记忆内容熟读掌握。

举例:

当用记忆宫殿背诵唐宋八大家姓名时,学生可以回忆起这八个人名各自的关键字,比如,“韩愈”可能对应的是“玉”,“柳宗元“可能对应的是“柳”。

此时,就需要学生对这二位大家很熟悉,能通过“玉”和“柳”提示联想起韩愈和柳宗元,同时确保他们的姓名没写错别字。


  • 提取关键字,转化为图像

根据认知心理学研究,大脑更易于记忆图像信息,因此,我们需要运用联想,提取和创造出适合图形化的关键字或词。

提取关键字词可以通过直接提取、谐音、增减字等方式,提取的关键字能否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图形,将直接影响到记忆宫殿的记忆效果。

举例:

还用背诵唐宋八大家姓名的例子,韩愈,可以通过谐音,想象成寒冷的玉石、含在嘴里的玉石;也可以通过增减字,联想成御寒的棉衣。

至于最终使用哪个,就看学生自己觉得哪个更生动有趣,记忆深刻了。


  • 与定位桩一一链接

  • 学生需要选择一组自己熟悉的序列作为定位桩,用来与记忆内容转化的图像进行连接。

    定位桩可以是自己卧室里的一组生活用品和家具,也可以是序号1-20,还可以是亲人的排序,甚至可以是自己的身体五官和部位。

    举例

    可以将自己的房间作为一个记忆宫殿,在其中选择一组家具和固定位置的生活用品作为定位桩。

    1、沙发;2、书柜;3、书桌;4、椅子;5、落地灯;6、衣柜;8、窗;8、墙;9、床;10、床头柜

    假设韩愈对应的是1沙发,所谓信息与定位桩链接,可以联想为,沙发上有一块寒冷的玉石。


    • 回忆,检验记忆宫殿

    最终,学生可以试着在大脑的记忆宫殿里,沿着路线走一遍,试着回忆。

    通过这个步骤,可以检验前面三个步骤是否存在漏洞?并进行修补和完善。

    举例:

    延续之前的唐宋八大家的案例,此时选择1沙发,试着回忆与1沙发链接的是什么?一块寒冷的玉石在沙发上。

    再接着倒推,寒冷的玉石可以联想到谁?韩愈。

    最后再检验一下,韩愈二字是否书写正确。



    针对学生,记忆宫殿适用于什么学习场景?

    • 适合记忆超过7个记忆组块的长篇或多个知识点

    1956 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米勒(Miller)经过研究,在《神奇的数字7±2:我们信息加工能力的限制》中提出,短时记忆(工作记忆)的容量为7±2个组块。

    依据研究表明,短时记忆(工作记忆)的容量却是有限的,当工作记忆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时,无法同时处理太多个无关联的信息。

    因此,当我们需要记忆一组信息组块超过7个的时候,就只能想办法将知识点进行分组和联结,使其组块数少于7。

    但是,如果这一组知识点无法再被分组时,大脑就很难记忆超过容量上限的信息,此时就需要记忆宫殿方法来解决难题了。


    • 适合记忆无关联的、无逻辑性的一组知识点

    学习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记忆一篇课文时怎么也想不起来其中某一句,又或者,回忆一组单词时,由于缺乏相互关联,很容易遗漏其中1、2个单词。

    我们知道,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可以将几个完全没有关联的信息点进行组合,形成一幅画面或者一组动画,以此来进行联结和记忆。

    但是,当信息点超过一定数量时,比如说记忆一篇长文、记忆一组10个甚至20个单词。

    此时,单纯的联想法已无法胜任。而记忆宫殿可以用于记忆大量无关联信息点,此中高手甚至可以建立上千个定位桩的记忆宫殿,记忆上千个信息点。


    • 适合记忆有先后顺序要求的知识点

    有时,当回忆一长篇课文等记忆内容时,有时会不确定其中某些词或句子的顺序和位置。

    记忆宫殿不同于联想记忆法、图像记忆法等,它通过自带的定位桩,将记忆内容一一按顺序进行对应记忆。当回忆时,可以按顺序回忆,也可以指定某个序号进行回忆。



    中小学生的学习中,如何运用记忆宫殿呢?

    任何记忆方法都需要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

    下面,我们就来举个完整的例子。

    假设,我们需要记忆唐宋八大家的名字,唐朝:韩愈、柳宗元 ,宋朝: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因为要记得名字数量超出7个工作记忆组块平均数,死记硬背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效率低下。

    而且,由于这八个名字没有关联,很容易在考试时遗漏其中1、2位,一时间怎么都想不起来。


    那借这个例子,我们来直观地感受一下:中小学生可以如何运用记忆宫殿来提高记忆效果?

    • 第一步,熟读

    首先要熟读这八位的姓名,不要写错别字。

    • 第二步,提取关键字,转化图像

    由于不是长篇内容,无需提取关键字,因此,只需要直接转化图像,而转化图像则可以通过谐音、意义、增减字等方法来联想。

    这里举个例子,我们进行了以下的转化。

    需要强调的是,提取关键字和转化图像的方法并不唯一,同学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出自己记忆深刻的图像。

    柳宗元:柳树

    韩愈:含玉

    欧阳修:太阳

    三苏(苏洵、苏辙、苏轼):三位叔叔

    曾巩:蜈蚣

    王安石:石头


    • 第三步,与虚拟的空间地点一一链接

    记忆宫殿中,可以用自己熟悉的房间、数字序号、亲友、同学等作为定位桩,即有序列且相对固定不变的序列地点。

    在这个例子,我们选以身体作为虚拟空间,用头顶、嘴巴、胸口、手、肚子、脚,这六个部位作为地点、即定位桩,运用联想,再与六个图像一一链接。

    我们可以想象成这样一幅画面:

    一个人(或者就是自己)头顶上长出了一株柳树嘴巴着一块胸口有一轮火红的太阳牵着三位叔叔肚子上趴着别人赠送的蜈两只脚变成了石头

    • 第四步,回忆和检验

    通过回忆,检验一下记忆宫殿的过程是否存在问题?如有某一个点联想不起来,就再改进图像或者联想,使其更具有逻辑和联系。



    结语

    记忆宫殿在记忆生涩、多知识点的场景中最能发挥作用,在中小学生学习场景中,当遇到记忆一组生字词或单词、一组人名、地名、书名、长篇课文或古文等情况时,不妨采用记忆宫殿的方法。

    与此同时,任何记忆方法都需要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学生们只有多加练习,才能将记忆宫殿使用地更熟练和高效。

    但是,需要提醒的一点是,记忆宫殿只是众多记忆方法之一,它并不是万能的。当可以快速通过熟读成诵、联想、图像等记忆法学习时,也没必要不知变通地非得运用记忆宫殿。

    毕竟,根据不同场合和需求,灵活运用多种记忆方法,追求最高效的学习效率才是终极目标。

其他相关
训练记忆力的培训机构,记忆法训练十大原理,“显微镜”还是“哈哈镜”-数智时代文化记忆机构的数据技术赋能

训练记忆力的培训机构,记忆法训练十大原理,“显微镜”还是“哈哈镜”-数智时代文化记忆机构的数据技术赋能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4-02-01 阅读: 112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媒介的多样化和信息的巨量化,人们被信息海洋淹没,又被信息茧房禁锢。媒介即信息,却不是真相和真理。新科技提供的工具和方法,让我们发掘出更多隐藏在大量文献和数据背后的本相。技术获得了众多人文学者的追捧,争相成为其拥趸。在近期涌现的新文科建设浪潮中,所强调的实验、计算、实证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的应用,提倡数据驱动的循证研究,都离不开新技术的深入应用。技术本身是中立的,但技术应用者都有着现实目的、领域的限制、社会文化规范的制约。技术在缔造媒介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塑造了媒介。技术可以是“显微镜”,帮我们观察和发现;也可以是“哈哈镜”,在对媒介进行变形和操控时,模糊通向本相的路径,使“化石”埋得更深。...
记忆法课程有用吗,记忆力训练培训班,您86年前的金陵大学录取通知书在这儿呢

记忆法课程有用吗,记忆力训练培训班,您86年前的金陵大学录取通知书在这儿呢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4-01-31 阅读: 135
庄巧生院士当年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