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殿记忆法的危害,以礼代法-中国传统文化法治精神的缺失
中国文化深层结构中的儒家伦理的诞生、延续和发展,直到今天仍在规范、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儒家伦理文化巨大的正面影响作用当然成为中华文化延续、发展的精神血脉,但儒家伦理文化的重礼教,轻法治的思想所导致的负面作用也不可忽视。中国传统文化法治精神缺失的源头可以追索于儒家的伦理文化,其他都是儒家伦理文化的派生。
中国文化法治精神缺失的主要表现,应首推以礼代法。
礼制在中国文化的传承、发展中起着极端重要的作用。他既是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发展纽带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百病缠身的源头。礼即礼治,最初本是人类祭祀活动中的一整套仪式和规范。在蒙昧的原始先民们那里,每逢重大节日,都要有首领组织全体成员集会,为祈求风调雨顺而为鬼神、祖宗举行祭祀活动。由于祭祀中严格的程序性,后逐渐发展成为社会利益规范和典章文物制度的总和,礼主要调整社会宗法等级秩序。以封建周礼为例,礼可以分为抽象的精神原则和具体的礼仪形式两大类。忠、孝、节、义、仁、恕是精神原则,亲亲和尊尊是礼的核心内容;诸如祭祀之礼(吉礼),冠婚之礼(冠礼),行军作战之礼(军礼),迎宾之礼(宾礼)和丧葬之礼(凶礼)等则是礼的形式。在礼与法产生的先后关系上,礼先于法产生;在礼与法的作用关系上,礼大于法;在违反礼与违反法的处罚程度上,礼也要严于法。礼在很多场合就起着比法大或者至少等于法的作用。
周礼有亲亲、尊尊、长长和男女有别。亲亲,即要求“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实际是以“孝”为核心的宗法伦理原则,旨在维护家庭、家族及宗族内部的伦理道德秩序。尊尊,实际是处理上下级关系的原则,指臣对君,下级对上级要恭敬从命,不能造次无理,它以“忠”为核心,旨在维护整个国家的君臣贵贱秩序。长长,即要求下辈对上辈,子女对父母,年轻对年长要尊崇,不能以下犯上,以小犯大,旨在维护家庭、家族等级秩序。男女有别,是指在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男子不仅享有广泛的社会政治权利,而且可以三妻四妾,任意打骂妇女;而女子则被剥夺参与社会管理,享有政治权利的机会,在家庭生活中必须遵循“三从四德”的封建道德伦理。孔子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学说,强调社会秩序的重要性,汉代董仲舒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五常”维护社会等级制度的理论,并将这种封建伦理秩序更加规范与发扬光大,形成了儒家思想伦理的核心。
礼本属于伦理道德的内容,不应该作为法来规范与执行。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礼主要就是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与礼性,在社会人际交往中,下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员工对领导应该报以尊敬和恭顺的做人处事态度;此外,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诸如礼尚往来,有来有往,投桃报李,感激感恩等等也是礼的应有内容。以上人们的行为本应作为伦理规范进行调整,与法沾不上边。不遵守礼的后果最多应是受到同类的疏远与隔离,排斥与谴责,用不着使用身体遭受皮肉之苦的刑罚来进行惩罚。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伦理道德高于法律。如果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则可以说法是最低限度的道德,高于最低限度道德的东西,则应由道德伦理本身来调整。但在中国古代,谁要是违反了"礼",不是受到严厉的道德谴责与诘难,而是要受到严厉的刑法处罚。比如:刺字、割鼻、削足,直至宫刑与死刑。西周时期"不孝""不友""不悌""不睦”等违背宗法伦常的罪名比比皆是。在宗法伦常的体制之下,"不孝""不友”的行为,危害的不仅仅是家庭伦理和亲情关系,更重要的是危害到整个宗法社会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秩序,故被称为“元恶”(首恶),要作为最严重的犯罪加以处罚。在汉代,设有“非正罪”,对于非嫡系正宗而继承了爵位的人,依律免为庶人;设有“僭越罪",凡违反诸侯百官应有的器用、服饰、乘舆规矩的,为“逾制”,构成“僭越罪”, 依律免为庶人。至于对皇帝轻蔑失礼以及对皇帝及其近臣,甚至皇帝用过的器物和牲畜不恭敬的,则称为“大不敬”罪,要“付狱治罪”;无证擅自闯入宫门的,称为“阑入宫殿门”罪,严重的要“弃市”(将人杀死后尸体丢弃在市场),一般的也是死罪不赦。
以礼代法的弊端无数,最大的流弊在于:
为封建特权开了先河。正所谓“礼不下庶人,行不上大夫”;老百姓并不能享受礼带来的好处,相反只能承受礼所带来的种种苛刻条件与规范;老百姓不是“礼”这个权利的主体,而是“礼”所规制的客体;达官贵人多享有种种特权,普通百姓则承受种种义务。
为达官贵人法外世施恩开了口子。一部中国法制史,可以说就是百姓犯法必将受到严厉处罚,达官贵人犯罪却要享有种种减免宽宥的历史。如始于汉朝,立于曹魏,贯穿于唐宋明清的对八类贵族或官吏犯罪后可减免刑罚的“八议”制度;始于西汉时对一些显贵人物犯罪以后可以上奏皇帝减免刑罚的“上请”制度;源于魏晋南北朝,废除于元代的官吏可以用官品、爵位抵罪行的“官当”制度;还有以财产折抵刑罚的“赎刑”制度等等,法外施刑,法外开恩的形式花样层出不穷。
为法的执行开了枉法的先例。法的制定重要,但是法的实施甚至比制定更重要。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破坏的是百姓对国家法治的信心,当法不被人们广泛地遵守和执行的时候,法律也就变成了一纸空文,废纸一张。《孟子》中记载了一则以孝枉法的故事:舜的父亲犯了杀人罪,按法当处以死刑,舜不愿违法,又不愿父亲被处死,就弃下公务跑到海边违避,属下为了恭请舜回朝,不得不赦免舜父。著名法家人物商鞅,可谓铁面无私,人称酷吏,对太子犯法不以庶民同罪,却以处理太子师傅了结此事,好一个曲线救人。
为法的虚伪性埋下了深深的隐患。以上法外施恩的两例同时也是法在实施过程中极端虚伪的例证。在老百姓中间流传千古的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更是刑不上大夫的最好脚注,也是法在实施过程中及其虚伪的最好注脚。《三国演义》中曹操在行军中犯法,理应处死,但为了维护“法律的严肃性”,证明自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曹操竟然创造出了一个“割发代首”的荒唐刑法处罚方法,而军队的官兵们却又认可了这种法的执行方法,多少有些可气又可笑!
以礼代法的最终结果是:贯穿与整个古代王朝,无论朝野上下都没有法治概念,法治往往被人治替代,直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近代以来西方已经开始实行的法治原则,通过他们坚船利炮的形式进入中国后,法治而不是礼治和人治观念,才逐渐进入国民的视野。
宫殿记忆法的危害,将犯罪黑手伸向内地,必将受到法律严惩
宫殿记忆法的危害,光明日报语言文字版:甲骨文的世界
宫殿记忆法的危害,5分钟记忆一道法硕主观题?以“犯罪集团的特征”为例
宫殿记忆法的危害,学霸变学渣,请注意!思维导图正在慢慢毁掉你的人生
宫殿记忆法的危害,焦点访谈:跨境赌博 陷阱重重
精选推荐
- [记忆方法] 最有效的备考方法,法考如何备考,2021年高考备考:8种高效记忆方法
- [记忆方法] 考前快速大量记忆技巧,最有效的备考方法,考前冲刺:一消备考也要动脑筋,这样记忆方法大多数考生并不知道
- [记忆方法] 怎样快速记忆知识点且记得牢,考前快速大量记忆技巧,会计从业备考不放假,六大归纳记忆法带你飞!
- [记忆方法] 快速记忆方法的小窍门,怎样快速记忆知识点且记得牢,这些记忆方法让你学习、备考的效率大大提升!
- [精品记忆课] 记忆课程有没有效果,记忆力课程,“超强记忆”吸引家长买了课,没上几节校长就失联,41名家长能要回16万余元的培训费用吗?
- [精品记忆课] 最强大脑记忆训练法视频,记忆课程有没有效果,超强记忆系统课_第2节 底层逻辑篇 超强记忆系统课_第2节
- [古诗词记忆] 孩子记忆力差,背书困难怎么办,有什么快速背书的方法,有用的背书方法,快收藏码住吧~
- [记忆方法] 记忆的方法和技巧,记忆宫殿训练方法,技巧:熟记这些顺口溜,轻松记忆历史朝代知识
- [记忆方法] 历史朝代记忆口诀,记忆的方法和技巧,我国历史朝代顺序记忆口诀
- [古诗词记忆] 文科怎么背怎样才能记得住,文科背书怎么背得快又牢固,文科成绩难提高?你需要这12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