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四川,四川的记忆

极简大道 极简大道 2022-12-11 超级记忆术 阅读: 142
摘要: 四川是村窑的一个老火工,中等身材,皮肤偏黑,一脸可掬的笑容。村里唯一的一条烧瓷窑,从小山脚盘到山腰,每次上学都要路过,烧过的窑囱还吐着热腾的呼吸,透望过去,远处的山都是扭曲的。

四川是村窑的一个老火工,中等身材,皮肤偏黑,一脸可掬的笑容。

村里唯一的一条烧瓷窑,从小山脚盘到山腰,每次上学都要路过,烧过的窑囱还吐着热腾的呼吸,透望过去,远处的山都是扭曲的。


一条瓷烧窑有许多个火口,而那条窑究竟有多少个火工,我已经很模糊了,而只有四川还有一个砍柴的搭档让我记忆深刻。

与其说我记得清,不如说他们名字取得好,一个叫四川,一个叫桂林。

村里每次烧窑都是庄重的,路上铺长的干柴,像是长长的哨兵,这些干柴几乎都是山里砍来的松木,闽南的山区,马尾松落地可长,木质含有丰富的松油,拿来烧火最合适不过。而你要从狭窄的路拣脚上去,踩下去的必定是每次烧窑清出来的碎泥瓦和红砖,在脚下沙沙直响。


我是十分喜欢这条路的,特别是下雨的时候,脚上的白鞋踩在村里的黄土路上,像是抹了猪油,任何的不小心都会摔个底朝天。从老家到村窑大概有1里的黄土路,每次都要到窑道口才称得上是安全地带了。

窑道穿在窑屋的中间,左边是烧窑区,小时候和几个朋友进去过窑体内部,黑乎乎的内堂,一级级而上,看不到尽头,余微的光从两边的火口透进来,活看是一座森严的雕堡。右边则是仓库和加工区了。那时候的仓库十分简陋,有个木门挡着就十分严密了,加工区可以理解为今天的车间。村窑是解放初期建的,算是村里唯一谈得上的小型GDP。仓库是半开放的,我特别喜欢放置生胚用的烧皿,红黑透亮,用指头弹一下咣当响。


每次路过都想拿个烧皿,那时候叫绳模,那东西用来种些花草非常合适,绳模两边是紫砂材质的,但比紫砂要粗很多,底部可以微微透水,旁边还可以吸收水气之类的。而每次经过仓库,是一定能碰上四川的,戴着一个军绿的布帽子,啃着生蒜头。他似乎能看出我的疙瘩,“来,孩子,我给你挑个好的”,说罢就到一堆破碎的砖窑里挑一个缺了角的绳模出来。绳模拿在手上沉甸甸的,对于一个6岁的孩子来说,这重量确实是个考验。而每次大汗淋漓扛回家的时候,爸爸总会笑着说,你拿着一个破绳模回来干啥了,殊不知,那可是四川从窑碎堆里挑到的上等货了。


那时候的农村,大家都会互相串门,村里很多妇女都要在村尾的一片树下编竹笠,对对歌,讲笑话。我一有空也会到人群中去,她们经常会“和拣”,就是大家家各出一样东西,煮个大锅饭之类的,这种方法我到现在都十分提倡。那时候只要我家出点面,我一定就能吃上有肉有菜有蒜的美味的。四川老家离这里不远的,村尾是他去村窑唯一一条路。一年四季,他总是套着解放鞋,黄黑的大脚耸拉着歪系的鞋带。四川有极好的女人缘,时常他会从“和拣”中蹭些免费餐,吃面的时候,他会讲些奇闻趣事,逗得妇女们哈哈大笑,现在回想,幸好四川有讲大话的本事,一个大男人免费蹭饭,这要是发生在如今,要是多么尴尬的事啊。


村窑的地理位置,现在回想起来,似乎有着很特别的规划。窑头下方种着一棵不大的蓖麻树,树下面就是村里唯一的一条公路了,而公路界正是马垵和大板的分界。严格地说,村窑是马垵的财产,现在想想,要是村窑进行股份制,那时候的马垵是要比大坂富多了。印象中窑头的那颗蓖麻树长不大,每次上学都要绕过一条小水沟,爬个陡坡,到了蓖麻树才稍稍平坦。有次走到窑头处,发现桂林劈了老大的一堆柴,堆得有几个大人高,路是过不去了,转而从对面的坡路回家。那天晚上和爷爷、永明、少晖坐在老家左边的干水塘边,看着村窑每个入火口,整个肚子都烧红了,窑尾出风处,长长的火舌吐的有好几米高。爷爷抽着烟斗,憨笑道,这火好旺,想必爷爷也很少看到如此壮观的场景吧。


第二天听村里的年轻人说,当晚的瓷胚没烧熟,按现在微观的解释就是烧瓷器要在一定的高温区间内,低了瓷硬度不够,高了则会变形或者直接黑焦了。那次的烧瓷确实是温度不够了,看到工人们从窑堂里清出来的瓶瓶罐罐,把碎片拣起来,手一掰就断开。而不能理解的是明明看到那么大的火,整个堂体都红了,哪来的温度不高呢。后来有听老人讲,烧火的当天有人买了生肉从窑道经过,这在烧窑的规矩上,是十分忌讳的,生肉当时就被扔了好远,各种云云。大人们讲得越是严肃,孩子们越是听得个个都在傻笑。但这一次大规模的失败,结束了村窑的命运,结束四川烧火的命运。

几年后上了中学,很少去走窑道了,只是偶尔和几个朋友路过,看老高老高的蒿草从仓库和堂体里串出,成堆的绳模上爬着白蚁和“豆铺”(“豆铺”是我们的方言,是一种喜欢生活在阴暗的小昆虫),一片衰败。那时候就没有四川的消息了,最后的印象是他在哪里吃着生蒜头,还大书特书了一遍,说生蒜头杀毒。桂林倒是没放弃劈柴,不过也都在自家里劈了。


再后来上大学了,听说四川去了城里,村窑也没了踪影,取而代之的便是一些新的砖楼了,旁边还盖起了别墅。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华珠的家就是那窑堂的第二节吧。哈哈。。。。。。

其他相关

四川记忆,「记忆」四川亚西机器厂的记忆‖张树林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2-12-11 阅读: 150
四川亚西机器厂的记忆张树林...
重庆记忆,还原儿时记忆 四川雅安7旬木工重塑传统水碾坊

重庆记忆,还原儿时记忆 四川雅安7旬木工重塑传统水碾坊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2-12-11 阅读: 179
【解说】在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有位年过七旬的老人。他对古老水磨、水碾坊有着割舍不去的情结。在2005年,他历经数月,多方寻觅,根据自己数十年木工技术和经验,在自家院子里挖了一个水池,按照水碾的尺寸比例,做了两座水碾模型。一个是平车水碾,一个是高车水碾。模型完成后,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年轻人来了解历史,老年人来怀旧。2月6日记者来到了高志森老人的家中,看到了大家口啧啧称赞的水车、水碾。先人们的智慧让高志森叹服,仅靠石头和木头的组合,利用榫卯结合组成圆轮,通过两组大小不同的木齿轮变速和改变运转方向,就能让涓涓细流发挥巨大能量。老人告诉记者,自己萌生修水车的想法还是源于儿时的情感,水车承载了太多的儿时记忆,现在的生活有时候缺少了当初的那份质朴,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手艺留下前人的智慧,让后人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平度市记忆四川,留住手艺、留住记忆四川省历史学会川菜口述历史专业委员会揭牌成立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2-12-11 阅读: 214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张红霞11月17日,四川历史学会川菜口述历史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川菜口述历史专委会”)在蓉挂牌成立。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长陈廷湘担任会长,《四川烹饪》原总编辑王旭东、川菜宗师蓝光鉴嫡孙蓝雨田等任副会长,《师父教我吃川菜》作者李作民担任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开发、杨孝成、卢朝华、缪青元等多位川菜烹饪大师出席仪式,共同见证川菜文化研究史上一件重要的事。...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