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能被原封不动地“唤醒”吗?


长期以来,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我们的记忆是一座神秘的宝库。我们一生中所有经历,都一丝不差地收藏在这座宝库里。平时,很多记忆都被意识压抑着,让我们记不起来,要等到合适的机会来临,才能被重新唤起。记忆的宝库就好比《一千零一夜》里被锁起来的宝藏,要阿里巴巴念出正确的咒语“芝麻开门”,藏宝洞的门才会打开。


为这种说法提供佐证的是,我们确实经常会莫名其妙地回忆起很多遥远的、几乎忘得一干二净的事情,而且细节惊人。譬如,突然记起几十年前妈妈背你去上学时,她头上的一根闪闪的银发;或者记起小时候某个下雨天,一位同学白球鞋上沾的一块泥巴……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惊叹:我们的记忆是多么神奇!


记忆“压抑说”的来源


记忆可以被长期压抑然后被唤醒的说法,最早源自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认为,某些痛苦的经历可以被我们锁在潜意识中,以保护我们免受进一步的痛苦。但是埋藏的创伤记忆可能会引发某些心理疾病和变态行为,治疗的最好办法莫过于把这些潜意识中的记忆“唤醒”,将压抑释放出来。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这种观点在西方的心理治疗师中特别流行。许多成年人在寻求治疗心理疾病的时候,在治疗师的帮助下,他们会突然回忆起童年遭受性虐待的生动细节,而且施暴者往往就是自己的亲人。有些人甚至回忆起自己童年遭遇过地下邪教组织的虐待,而自己的亲人就是邪教组织的成员。因这些事情,一时间,社会上闹得人心惶惶,法律案件激增。


记忆真的可以被长期压抑,然后被原封不动地唤醒吗?其实,弗洛伊德的这种观点早在1990年代就被神经学家推翻了。他们指出,这种说法不符合他们对记忆的认识。


记忆并非事无巨细


被压抑的记忆的说法依赖这样一个假设,即我们的记忆像一个档案系统,保存着对过去事件的清晰记录,并把它们储存起来以备将来检索。但事实上,记忆远不是过去事件的忠实记录,而是有很大的可塑性。


记忆分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工作记忆类似于数据保存在电脑内存里;长期记忆类似于数据保存在硬盘里。对久远之前的事情的记忆,无疑属于长期记忆。长期记忆的形成需要加强大脑不同脑区之间的连接,特别是海马体和大脑皮层。来自不同脑区的信号可能会被纳入到同一个记忆中,以增加细节。例如记住一个人的同时,也记住了他的气味或者他说过的某句有趣的话。回忆起这些感觉中的一个,就能顺藤摸瓜,回忆起这个人。比如,我闻到花露水味,就会情不自禁地回忆起母亲和自己的童年。因为在童年的时候,夏天我经常闻到母亲身上好闻的花露水味。


然而,并非我们一生事无巨细,都能被收进“记忆库”。我们的大脑没这么大的容量。这也是我们容易健忘的部分原因:我们记不起来某个人,不是记忆受到压抑,而是记忆可能从一开始就没有形成。譬如,有人在枪口下受到威胁,这个人可能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枪上了,所以不记得罪犯的脸。


记忆并非固定不变


记忆一旦形成,也远非固定不变。


记忆的形成,有赖于大脑中的突触建立连接。连接建立之后,记忆需要反复复习,才能让其巩固和加强。不复习,连接就会变弱直至凋萎,记忆就可能丢失。这跟朋友之间长久不联系,关系会疏远是一个道理。所以一些“不堪回首”的记忆,尤其是那些创伤记忆,当我们刻意去遗忘,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真会被完全遗忘。例如,在一项研究中,129名童年有过真实受虐待经历的妇女,在17年后接受采访,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已不记得虐待这回事。

记忆的形成有赖于各个神经元之间建立突触连接

还有一种遗忘的特殊情况:我们长大后,往往不记得大约4岁以前的经历。目前还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有人认为,可能是4岁以前大脑还没有成熟到可以创建长期记忆。


记忆的可塑性还表现在,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和健康的变化,创建记忆的突触连接也会受到影响。虽然前面我们把长期记忆比喻成把数据保存在硬盘上,但两者有个根本性的区别:硬盘是没有生命的,保存数据的分子、原子可以数百万年保持不变;而我们的大脑时刻都在新陈代谢,组成突触的分子时刻都在更替(人体细胞每7年就全部更新一次)。这样,在大脑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一些连接可能凋萎了,导致记忆模糊;或者与原记忆无关的连接建立起来了,导致记忆被篡改。


所以,重新被激活的记忆,既有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是假的,更多的是真真假假混在一起,难辨真伪。记忆就像童话中那个中了魔法躺在水晶棺里的漂亮公主,数百年后即使被唤醒,很可能已经面目全非。要说一个记忆几十年来一直原封不动地被“锁”在潜意识的深处,然后有一天“芝麻开门”,重见天日,这在科学上缺乏依据。


唤起的记忆真假难辨


如果在唤起的记忆中,我们能识别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被篡改的),倒也罢了,但让问题棘手的是,我们几乎不可能区分真实记忆和虚假记忆。


有大量证据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虚假记忆对人来说就像实际发生的事情一样真实。在一项研究中,心理学家询问了24名成年志愿者的童年经历。在向志愿者的父母打听过后,研究人员向每位志愿者询问了三段真实经历和一段研究人员编造的经历——谎称志愿者5岁时在某个大型购物中心迷路。调查发现,只有三分之二的真实事件被志愿者回忆起来。但是也有7人甚至“回忆”起研究人员为其编造的经历,并且还能详细地描述当时的情景。


所以,对于久远之前的事情,一个人很容易把别人诱导他相信的事情,当作真实发生过的事情。事后证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许多人之所以控告亲人在童年时对自己性虐待,正是他们在治疗过程中受了治疗师不良的诱导和暗示之故。最近的研究还表明,人们很容易被诱导相信诸如“曾把某个仇人打得鼻青脸肿”或者“经历了一次热气球之旅”之类的事情,因为这类事情迎合了他们心中的愿望。


甚至在生理反应上,陈述虚假记忆和真实记忆时也几乎完全一样。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让那些自称被外星人绑架的人描述其经历,并同时测量他们的心率、出汗和肌肉紧张程度。研究人员发现,这些人的生理反应跟真实遭遇过劫匪绑架的人描述自己经历时的生理反应完全一样。


所以,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就不可能分辨出一段记忆是真的还是假的。当然,目前仍然有一些心理学家在试图寻找真实记忆和虚假记忆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


治疗效果适得其反


在上个世纪,弗洛依德的“记忆压抑说”之所以流行,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人声称通过唤醒潜意识中被长期“压抑”的记忆,病人的顽固性精神疾病得到治愈。


不可否认,那些报道的成功案例很可能都是真的,但是很多人忽视了,其实也存在大量失败甚至导致病情恶化的案例。


例如,在1996年发表的一份报告中,30个病人中有26人是在接受弗洛伊德式的治疗期间才首次“回忆”起自己在童年受过虐待的。其中3人在治疗前有过自杀冲动,而在治疗后想自杀的有20人。在治疗前,仅有1人自残,而在治疗后,自残的人数达8人。治疗前,25人没放弃工作,但治疗后,没放弃工作的仅有3人。


不难看出,弗洛伊德式的治疗不仅缺乏科学依据,在效果上也是很糟糕的。


我们对记忆的研究远未结束,许多谜尚待解开。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利用现有的知识,去澄清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譬如“记忆可以长期沉睡,然后被原封不动地唤醒”这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