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草药歌诀,你真的会读中医书吗?看看国医大师张磊如何谈

极简大道 极简大道 2023-02-23 超级记忆术 阅读: 239
摘要:




张老将读书方法归结为“重背诵、重经典、重广博、重得要、重心悟、重持恒、重笔录”七重,不下苦功岂能真正成才?张老说“背诵时不用默诵,可在僻静处朗朗诵读,使声出之于口,闻之于耳,会之于心”,一下就说到我的痛处了,我争取把默写的毛病改掉。

书要多读,又不能尽读,怎样读才能效果更好呢?我个人体会,应有选择地读。大致可分为精读之书和粗读之书。对于精读之书,要反复读,多下功夫;对于粗读之书,顾名思义要读得粗些,一览而过。但不可忽视粗读之书也有精的部分,这一部分同样要精读。概括为“七重”。


重背诵

学习固须勤奋,亦宜讲求方法。以读书而言,背诵是打好中医基础最根本的方法,而且越早背诵越好。如盖房一样,一块砖一块砖砌起来,然后才能粉刷。背诵也是为后来领悟、理解和运用打下基础,后劲较足。

初学医时先背诵《雷公药性赋》 《汤头歌诀》《濒湖脉学》等,作为启蒙读物。继背《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背诵时不用默诵,可在僻静处朗朗诵读,使声出之于口,闻之于耳,会之于心。


内容多的篇章,采取分段滚动式背诵方法,背诵着后边的,复习着前面的,如盖楼打地基,垫一层夯实一层,如此,才能强记不忘。背诵开始要少,由少而多,集腋成裘,积沙成丘。


重经典

我认为,为医者,尤其为上医者,四大经典不可不读。纵观历代大医家、有突出成就者,都是从读经典起家的。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岂可忽乎者哉!《内经》 为中医理论之渊薮,为医不读《内经》,则学无根本,基础不固。后世医家虽然在理论上多有创建,各成一家之说,但就其学术思想的继承性而言,无不发轫于 《内经》,故读《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目的在于掌握中医理论之根本。读经典著作时, 要参阅相关著作,前文已述,此不多讲。





重广博

除经典著作之外,还要阅读很多后世医家著作。我常说,医家要博览群书, 广得其益。学习病因病机,除背诵“ 病机十九条”外,还要读《诸病源候论》,可以明了病因病机学理论;中医诊断方面,要读《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该书造精微,通显幽,易学易懂,切于实用;方剂学知识,应读《医方集解》,该书辨证论方,贯通理法方药;中药学方面,可参阅《本草纲目》,其内容丰富,理明义详。


我崇尚《脾胃论》,善用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发热、气虚头痛等疾病。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本着求实精神,敢于创新,敢于纠古人之错,论述了血瘀所致病症,丰富发展瘀血学说。我主张多读名家医话医案,如《临证指南医案》《明清柳选四家医案》《谢映庐医案》《经方实验录》《秦伯未医话医案》《施今墨临床经验集》等。


我认为,医案是医生临床经验的体现,是非常珍贵的医籍,读之能得到很多启发。医案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一家之专著,一是多家之集萃。前者系一人之经验,其系统性、学术性较强,如参天大树,望之蔚然;后者是医林掇英,如众蜂所酿之蜜,甘味绵绵。二者各具特色,各有其优,皆应读之。

有些医案则妙中有妙、巧中有巧,有些医案则独辟蹊径,有些医案则棋高一着,令人目不暇接。其方也,如重型炮弹者有之,如轻舟行水者有之,如围魏救赵者有之。根据不同内容,或取其论,或取其方,或取其法,或取其巧,或取其妙,对其中最精要部分,更要细读,反复读,悟其理,会其意。只有广开学路才能迅速提高医疗水平。

重得要

读书不仅要“博”,而且还要由博返“约”,能够领会或掌握一本书、一段文章的精华所在,对重要篇章或段落,要精读,反复读,重点语句还要朱笔圈点,得其要旨。


如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因其轻而扬之”及《温病条辨》“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理论,我确立了“轻清法”。本法主要用于因风热之邪伤于头部的疾患, 如头痛、头懵、头晕、耳鸣、眼胀、鼻流浊涕、鼻塞不通等病。创制谷青汤,方由谷精草、青葙子、决明子、薄荷、菊花、蝉蜕、酒黄芩、蔓荆子、生甘草组成(编者按:点击链接有河南李发枝教授喜用的谷精草合剂和张老此方看似同出一源)。即用轻清上浮而又凉散的药物,易于速达病所,以祛除病邪。




根据《素问·汤液醪醴论》“去菀陈莝……疏涤五脏”之旨,确立了“涤浊法”。因浊邪所在的上、中、下三焦位置不同, 以及病邪兼挟不同,而分浊邪阻肺、肺失清肃方,浊邪中阻、脾失其运方,肝热脾湿、浊邪积着方,浊在下焦、膀胱失利方。


阅读 《医学心悟》后,认识到医生应具备“五知”。

一是知理。明了中医博大精深的理论。《景岳全书·传忠录·明理》中说:“万事不能外乎理,而医之于理尤切……故医之临证,必期以我之一心,洞病者之一本,以我之一,对彼之一,既得一真,万疑俱释,岂不甚易?一也者,理而已矣。”

二是知病。知病首先要求本, 其中最重要的是求病因、病性和病体之本。《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三是知动。人是一个时刻不停的活动机体,疾病是一个动态的病理变化,尤其用药治疗后,其变化更是明显,所以,医者不但要知病之为病,而且要知动之为动

四是知度。要把握好对患者的治疗尺度和用药尺度。“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五是知误。既要知他医之误,又要知自己之误,误必纠之,即“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最怕的是不知误,“ 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是很值得认真研读的。许多书我是“蓝笔点来红笔圈”,有感于此,曾做诗一首,谓之《读书有感》:“ 医道精深学莫休, 学如逆水荡行舟。书中要语自圈点, 点点圈圈心上留。” 愿与同道共勉。



重心悟

学习中医典籍,不仅“博”“约”,而且还要“悟”。读书不能仅停留在字面意义上,尤其对经典著作,其理深,其义奥,非潜心研读,穷思精悟,莫得其要。如对《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治病必求于本”中的“治病必求于本” 体会较深,临床治疗中应该求病因之本,求病机之本,求病性之本,求病位之本,求病体之本。

再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气血,令其条达,而致和平”这段经文,从“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悟出了临床辨证思维六要,即:


辨证中之证与证外之证,注意其杂;

辨静态之证与动态之证,注意其变;

辨有症状之证与无症状之证,注意其隐

辨宏观之证与微观之证,注意其因;

辨顺逆之证与险恶之证,注意其逆;

辨正治之证与误治之证,注意其伤。


从“疏其气血,令其条达,而致和平”悟出了“疏利法”。疏是疏导,有分陈治理之义;利是通利,有运行排遣之义。常用于水湿失于输布出现全身郁(瘀)胀,似肿非肿的经络湮瘀证。针对水、湿、痰、瘀、气停滞的脏腑经络不同,又细分为疏补相兼方、行气通络方、化痰通络方、疏肝利湿通络方和化瘀通络方。


对“令其条达,而致和平”提炼出“动、和、平”的学术思想。所谓“动”,是指正常情况下,人体是一个时刻不停地在“和”的状态运动的有机整体;其次,人体的病理是在“失和”状态下运动变化着的机体;再次,针对运动变化着的机体、疾病、病症,其理、法、方、药也应随之而动;最后,治疗的目的,使失去“和态”的机体,得到纠正,重新建立新的和平动态,达到“阴平阳秘”。这些都是所强调读书要读到无字处的体现。




重持恒


自学医以来,看书学习,从不间断,持之以恒。在授业期间以读书为主,在中医学院任教时还是以读书备课为多。现在因年龄从职务上退休,但读书学习不能退休,学无止境,干到老学到老,学到老干到老。即便诊务再忙,也要挤出一点时间看看书, 展卷有益。


如“达郁法”的形成,首先取法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的“五郁”,谓 “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继以 《伤寒论》 中治“少阴病,四逆”的四逆散和 《丹溪心法》 治疗“六郁”的越鞠丸化裁,组成“达郁汤”,药有柴胡、枳实、白芍、苍术、川芎、香附、栀子、神曲、甘草。


随着临床实践的深入,理论知识的不断积累,结合吴又可《瘟疫论》中达原饮之义,在原方的基础上,又伍入槟榔、草果、黄芩,使治疗五脏六腑之郁的力量更大,功效更全面。又如在阅读医案方面,读《临证指南医案》《吴氏医话二则》等,这些书涉及疾病广泛,论述精辟,见解独到,对临床治疗启发很大,对完善临床辨证思维很有帮助。




《程门雪医案》《蒲辅周学术经验集》《岳美中医学文集》等,均为辨证精细,理验俱丰,见解独到的医著。近几年,中医医话医案迅猛增多,阅读的数量也大幅度增加,感受较深的是《朱良春用药经验集》和《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 等,这些医家用药独到,有胆有识。我常说,当好一个中医不容易,尤其当一个水平较高的中医,更不容易。深知自己的不足,在祖国医学博大精深的海洋里,只有奋力搏击才能前进!


重笔录


俗语说:“好记性不如坏笔头。”读书背诵固然重要,面对汗牛充栋的中医典籍、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及丰富多彩的临床经验,都记忆不忘是不可能的,因此,对重要段落、观点做好笔录是非常重要的。系统学习中医理论是必要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到深、登堂入室的过程,但也不能忽视平时对零星知识的积累,每次读书勿求于多而求于精,重要部分摘录卡片,日久天长,积少成多,逐渐丰富自己、壮大自己,为临床、教学水平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以学源不能断,起点作零点,求实不求虚,思近更思远作为学习的指导思想,坚信只要学而不厌,乐此不疲,久而久之,自能千丝成锦,百花成蜜。


本文摘自《张磊医学全书》,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作者/张磊,编辑/王超,校对/张术强,月下湾。


其他相关

怎么可以提高自己的记忆力,四、增进记忆力(上)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3-03-31 阅读: 531
1、培养精准的观察力...
记忆力变好,如何才能有效笔记

记忆力变好,如何才能有效笔记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3-03-31 阅读: 228
如何才能有效笔记...
中医入门必背歌诀,《伤寒药性赋》

中医入门必背歌诀,《伤寒药性赋》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3-02-23 阅读: 359
《伤寒药性赋》蒲松龄原著 杨永田修改麻黄发汗利水,退热平喘以启皮毛。细辛温在下之陈寒,心烦咳痛而能疗。柴胡为少阳之专药,有退热解郁升清阳之效,合黄芩...

药性赋和药性歌诀有什么区别,中药-《药性赋》-寒热温凉四性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3-02-23 阅读: 246
一、《药性赋》...
药性赋需要全文背诵么,中药药性歌诀,学中药懂中药用中药必看

药性赋需要全文背诵么,中药药性歌诀,学中药懂中药用中药必看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3-02-23 阅读: 232
中药有药性,四气五味、升降沉浮、炮制配伍、毒性等中药药性赋,按药性分寒、热、温、平四类,用韵语编写成赋体,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便于诵读记忆。尤其是对药性概括精辟,一经铭记在心,受用终生,传沿至今,长盛不衰。...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