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记忆法,三伏天是怎么确定的?古人如何“消暑度夏”?

极简大道 极简大道 2022-08-09 超级记忆术 阅读: 201
摘要: 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随着大暑节气的到来,我们迎来了一年中最热的时间——三伏天。我们都说三伏天,但到底什么是三伏天?三伏天是怎么确定的?我们一起来了解下三伏的那些事。所谓三伏,指的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通常是出现在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下旬之间,长为30或者40天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是北半球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有“热在三伏”的说法。那么三伏是如何规定的?根据《阴阳书·历法》所记载的规定,“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后伏,谓之三伏”。也就是说,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这个说法成为后来推算三伏所采纳的依据。

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随着大暑节气的到来,我们迎来了一年中最热的时间——三伏天。我们都说三伏天,但到底什么是三伏天?三伏天是怎么确定的?我们一起来了解下三伏的那些事。

所谓三伏,指的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通常是出现在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下旬之间,长为30或者40天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是北半球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有“热在三伏”的说法。

那么三伏是如何规定的?根据《阴阳书·历法》所记载的规定,“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后伏,谓之三伏”。也就是说,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这个说法成为后来推算三伏所采纳的依据。

(图片来自网络)

夏至和立秋作为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内容,我们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庚日又是什么意思呢?

这就要从我们古代历法中涉及到的干支纪法说起。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法”(有时称干支历,但应注意其并非“历法”,只是一种“纪法“),是一种是采用10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12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一定规则相配合,用来记年、月、日、时的方式。具体使用时,采用天干、地支各一个字(要注意的是,这里必须是天干地支各一个字,不能两个都是天干或者都是地支),并且天干在前,地支在后,两两一组。比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提到的“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其中丙辰就是干支纪年的方式,丙是天干,辰是地支,天干在前,地支在后,两两一组;再比如我们看一些古装剧中有时会提到生辰八字,也是用这种干支的方式来记某人出生时的年、月、日、时,每组两个字,共八个字,因此叫生辰八字。

干支表

了解了干支历的基本规则,我们也不难推算出,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组合总共有60种。而庚日就是指干支记日中带“庚”这个天干的,共有六个,即庚午日、庚辰日、庚寅日、庚子日、庚戌日及庚申日。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阴阳历》中关于三伏的说法,以今年为例,我们翻开一本有干支历内容的日历会发现,今年夏至日(6月21日)为乙巳日,然后本着夏至日后“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的原则往后数,发现第三个庚日为7月16日(庚午)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7月26日(庚辰)为中伏。同样的,“立秋后初庚为后伏”,今年立秋为8月7日,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8月15日(庚子),也就是末伏。

按照这个原则,大家基本上可以自己推算每年的三伏是哪一天了,但是这里面有一个特例,就是夏至及立秋当日遇到庚日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当天的庚日就算第一个庚日(陈遵妫著《中国天文学史》)。

(图片来源:寿星天文历,作者圈出其中庚日)

因为干支历中是天干在前,而天干总共是十个,因此两个庚日之间间隔为十天,基于此往往人们普遍认为三伏天共计三十天。事实上,并非总是如此。我们再回头对照三伏的划分规定: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因此初伏到中伏间隔一定是十天;末伏为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开始,也是十天,所以,三伏的长度变化取决于中伏的长度,即夏至后第四个庚日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之间的天数。

由于夏至和立秋的日期几乎固定,所以中伏的天数取决于夏至与立秋之间有几个庚日:如果有4个庚日,那么第五个庚日便是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这样中伏有10天,三伏共30天;如果有5个庚日,那么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则为夏至后第六个庚日,中伏有20天,三伏共40天。

(图片来自网络)

所以三伏有30天或者40天两种情况,比如今年就是40天,但这并不能说明今年是否会比三十天的情况更热。其实根据三伏的划分,我们可以知道三十天也好,四十天也罢,只是因为干支纪法与二十四节气之间的对应方式造成的, 与三伏天是否酷热、持续酷热的天数是否很长,没有必然联系。每年的盛夏会不会特别热,说到底是气象学上的问题。

“三伏”自古就颇受重视,人们除了在伏天时进行祭祀,入伏当日会选择闭门不出,称之为“伏歇”。受封于朝廷的王公大臣,过伏天时还可以领取到“高温补贴”——冰块。

早在周朝,人们就已通过冬季凿冰、存冰,夏季用冰的方式来降温,存放冰的冷窖被称为“凌阴”,管理官吏称为“凌人”,最基层的取冰者称为“徒”。先秦时期,就有冬季藏冰,第二年夏季赏赐大臣的做法。

古时冰块主要用于冷藏果品和米酒,盛放冰的容器则叫“冰鉴”,春秋战国时期的曾侯乙曾拥有一对铜质冰鉴,如今分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可以说是最早的便携式小冰箱了。到了清代,制度愈发完善,还出现了“冰票”这一制式产物。

盛夏季节,太阳炙烤着大地,古时候的人们除了扇子,没有什么消暑设备可以帮助度过盛夏。富裕的人家,家中会有冰窖来储存冰块,夏天的时候便可以拿出来降温解暑。

古代的伏天跟其他节令一样,也传承着很多食俗,比如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等。

此外,古人对三伏贴伏膘格外重视,比如在汉代,朝廷就有赐肉之举。在古时候的三伏天,人们通常会吃面条,这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经开始了。史料中记载:三伏天要吃“汤饼”,也就是今天的片面汤。

到了唐朝的时候,人们不再吃“汤饼”,而是吃“凉面”,但是,需要加入蜜糖一起吃。这个令人无法理解的吃法,直到宋朝还在吃。一般情况下,皇上在三伏天赐给大臣们物品的时候,都会附带着送给他们一瓶蜜糖。

此外,三伏天有吃三瓜的说法:三瓜即苦瓜、丝瓜和冬瓜,瓜类大多能清热化湿,可帮助排出毒素、健脾开胃,非常适合三伏天降温防暑。

(中科院之声、齐鲁晚报)

其他相关
21天永久记忆,警惕!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高危人群要定期筛查→

21天永久记忆,警惕!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高危人群要定期筛查→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3-04-26 阅读: 214
4月15日~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胃癌在我国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胃癌发病率位列第3位如何科学预防胃癌?一起了解↓胃痛=胃癌?胃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胃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常被当做慢性胃病而被忽视因此,胃癌筛查是重要的干预措施特别是对胃癌的高危人群胃癌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
21天记忆法表格打印,北京春天老故事

21天记忆法表格打印,北京春天老故事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3-04-26 阅读: 207
作者:郑伯安在咱老北京,过了立春就该“开门大走”了。憋了一冬天,身上都发皱了,到外头过过风,透透气儿,抻抻胳膊拉拉脚儿,活络活络筋骨。远处看看山泛青儿,河边瞅瞅冰化水儿,老阳儿是暖和的,风是软乎的,地气往上返了。土里活物睡醒了,鱼浮水面吐泡儿了,沿河的柳枝染黄了——吃春饼,咬心里美萝卜,打过了春牛,往下,人们就要联袂“春姑娘”,演绎春天的故事喽!小时候听我祖父讲,清末时老北京的春场就在我们东直门外——春风从东方来嘛。立春前一天,顺天府要派官员到春场举行迎春活动,为立春打春牛垫场子。那天,衙府一干人马鸣锣开道,沿街高喊“春来啦,迎春喽”,招来民众跟在后头一起喊,一路来到春场。但见场中央立着一领新席卷成的席筒,早有地方官在此守候。焚香行叩拜上苍的礼仪后,衙府官员一声“迎春喽”,一衙役便接过一席篓儿,往席筒里徐徐倾倒……场上立时安静下来,不一会儿,只见席筒里升起了鸡毛,一根,两根……顿时一片欢呼:“春到喽!”大轴戏是第二天的打春牛,顺天府一把手儿(府尹)该出场了。打春牛鞭打的不是真牛,而是泥塑牛;原意也非鞭打,而是晃着鞭子吆喝春牛,让它拉犁翻地闹春耕。据说把泥牛打得越碎越吉利,把碎块儿弄回去垫牲口棚、猪羊圈,能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人的大脑记忆规律21天,这家5年“无人”卖书的书店,“香”在哪?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3-04-26 阅读: 262
来源:4月21日《新华每日电讯》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尹思源春风又至,海棠花开。恰逢周末,天津市和平区滨江道上游人如织。有近百年历史的劝业场外,铛铛车往来穿梭,发出阵阵悦耳的笛声,与店铺的音乐声、孩童的欢笑声、商贩的叫卖声汇在一起,把城市装点得满是生机与活力。沿着滨江道向东北方向走一百米左右,“百年历史百米长”的杨福荫路挤在两排老楼中间,像一位饱经世事的长者,静静地看着不远处的喧嚣。踏着杨福荫路上的斑驳树影,记者走进了福荫书店。这是一间“自助购书”的书店,书店负责人刘毅每天开门后就会离开,直到关店前才会回来。顾客们自行选书后按照价签上的价格付款,在大部分时间里,这家店处于真正的“无人”状态。...

21天背单词过程记录怎么写,入职58天迟到21次,女子不满被辞要仲裁!开庭当天她又迟到了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3-04-26 阅读: 260
近日,广东广州一女子因多次迟到被辞退不满公司补偿申请劳动仲裁...
21天背书规律,坚持21天就能养成一个新习惯吗?

21天背书规律,坚持21天就能养成一个新习惯吗?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3-04-26 阅读: 178
大家是否听说过,只要坚持21天,就能养成一个新的习惯?这个说法源自于1960年一位名叫马克斯韦尔·马尔茨 (Maxwell Maltz)的整形外科医生出版的一本畅销书,他根据自己的观察,认为他的病人需要大约21天来适应他们的新面孔。虽然这和改变行为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很多人仍然相信这个数字,希望在短短几个星期内,就能对自己的生活做出一些小而有意义的改变。现在,来自加州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们用数据来挑战这个已经不靠谱的想法。他们分析了超过3万名健身房会员在四年内进行了1200万次锻炼的数据,以及超过3000名医院工作人员在近100个班次内共洗了4000万次手的数据。他们用机器学习工具来分析人们的行为何时变得可预测——也就是习惯化——发现(也许并不令人惊讶)有些习惯比其他习惯更难养成。比如,要养成去健身房锻炼的习惯,平均需要大约六个月的时间。...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