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阳世界记忆大师,超强大脑记忆大师,全球视野下“城市生活圈”规划理念与实践探索及其启示

极简大道 极简大道 2023-11-26 超级记忆术 阅读: 167
摘要: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当前城市发展背景下“城市生活圈”规划的重要意义。从生活圈提法的源起、概念界定以及各种衍生理念进行分析,阐述了城市生活圈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功能维度上的衍生内容。选取了全球城市生活圈比较成功的实践案例,如以营造更宜居城市的墨尔本“20分钟邻里生活圈”、以促进城市均衡发展为目标的韩国首尔生活圈层次规划、以优化服务设施层级为目标的日本熊本的生活圈层级优化、以让城市生活更有温度的瑞典“1分钟城市”更新建设实践等7个全球案例,借鉴其精彩的城市生活圈规划建设实践经验,提出了构建“以人为先”的多元化城市生活圈规划策略:包括重视对“人”的关怀、摸清居民时空行为规律与需求;倡导“社区+”理念,建立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活网络;优化城市生活圈边界、匹配地区、社区事权管理范围;提升管理绩效、完善全域全龄段全能化生活服务内容;培育文脉精神、加强生活圈文化活动的培育和品牌塑造等具体建议。


关键词

全球视野、城市生活圈、理念与实践、以人为先、城市生活圈规划策略


引言

当前,城市规划的工作重心转向如何提高服务市民多元化需求的能力,以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作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依据,以人民对城市空间的使用感受作为根本出发点,以人民在城市中是否获得幸福感作为衡量城市规划成功与否的评判标准。“城市生活圈”作为承载人民生活空间与公共产品最重要的空间载体,是提升广大市民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获得感的重要空间载体,也是践行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的直接窗口。“城市生活圈”的规划建设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城市宜居程度的重要内容。


01

生活圈的源起和理念实践

1.1生活圈的源起与界定

1.1.1生活圈概念的源起

生活圈的概念起源于亚洲国家和城市,其目的是为了探索在高密度城市中创造更加宜居便捷的城市生活规划方法。日本最早在1965年的《第二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中提出“广域生活圈”的概念,作为合理安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地区均衡发展的规划策略,一直延续至今1。其所蕴含的发展理念,是倡导“以人为先”的城市生活理念的延续、传承与不断提升。陈青慧最早将“生活圈”引进内地,随后国内其他学者在该方面进行了大量积极的探索。袁家冬基于“日常生活圈”提出“基本生活圈-基础生活圈-机会生活圈”城市地域系统,柴彦威提出“基础生活圈-通勤生活圈-扩展生活圈-协同生活圈”的生活圈规划模式,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活圈的规划任务,是着眼于居民的行为规律,解决不同层面和不同频率的生活需求问题;生活圈的空间构建,是以公共服务设施为核心,各类空间要素为重要支撑和相互协调的空间体系。


1.1.2生活圈的概念界定


图1 城市生活圈构成元素概念分析示意图


所谓“生活圈”,是指根据居民实际生活所涉及的区域,中心地区和周边区域之间根据自我发展意志、缔结协议形成的圈域。“生活圈”还指以居民生活居住地为同心圆所接触的人、事、物,包括生活配套设施与服务,重点涵盖购物、经商、生活、休闲健身、交友、学校、医疗、文化活动等内容。生活圈规划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满足居民步行的可达性、社会治理的高效性和生活环境的宜居性前提下围绕人的生活需求而展开的一系列的公共资源配置。


1.2城市生活圈的各种理念衍生

“城市生活圈”的概念常常因其突出的服务理念和服务内容在不同维度进行衍生,常涉猎的三个维度包括时间维度、空间维度、概念维度:在时间维度上依据服务效率的时空范围有5分钟、15分钟、30分钟、1小时、1周等时间尺度范畴的提法;在用于城市或地区尺度的环境治理优化时有“广域”、“地区”、“社区”、“定住”等空间尺度范畴的提法;在突出其涵盖的主要功能或特定功能时又有突出“便民”、“体育”、“文化”、“商业”等功能型生活圈的提法。


1.2.1城市生活圈的时间维度

城市生活圈在时间维度上的提法体现出是对各类生活服务设施在服务效率方面的考量,涵盖多种时间尺度,柴彦威提出了15分钟生活圈、1小时生活圈、1日生活圈、1周生活圈和1月生活圈的概念,孙德芳提出了15分钟步行生活圈、15分钟自行车出行生活圈、30分钟公共汽车出行生活圈。如果考虑交通工具的区别,生活圈在时间维度层面的不同提法是基于生活圈服务设施辐射的范围和市民对其设施的使用频度来界定的。


除了国内关注的15分钟生活圈以外,法国巴黎的15分钟城市(15-minute city)、美国学者提出的20分钟城市(20-minute city)、美国和澳大利亚的 20 分钟邻里(20-min neighborhood)、新加坡提出的20分钟市镇(20-minute town)等强调时间尺度概念的国外社区空间单元规划案例也层出不穷,这使得时间尺度成为当前社区规划关注的新重点。


1.2.2城市生活圈的空间维度

城市生活圈的空间维度考量体现出生活服务设施规划服务城市空间尺度范围的考虑。通常的提法有“广域生活圈”、“地区生活圈”、“社区生活圈”,依次服务的空间尺度范围为城市尺度、地区尺度和社区尺度。宏观层面的广域生活圈,侧重生态安全性;中观层面的地区生活圈,强调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并重;微观层面的社区生活圈,注重回归城市社会性。


1.2.3城市生活圈的功能维度

城市生活圈在功能维度上,在用于突出便民生活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时,衍生出“便民生活圈”的规划概念;在用于突出某类专项公共服务设施在城市空间中的科学规划建设时,又衍生出“公共服务生活圈”、“商业生活圈”、“体育生活圈”、“文化生活圈”等丰富多彩的概念;在用于突出社区生活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时,就产生出我们现在最常用的“社区生活圈”的概念;在经历疫情后,城市生活圈的规划建设更强调“健康”理念,由此而衍生出“健康生活圈”的概念,意欲建立可持续城市治理的新型载体,强调人居环境建设质量与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良性匹配,而社区生活圈又兼容着防灾防疫圈的职能,承载避难与收容、治疗、护理和疗愈等功能。


02

全球城市生活圈的理念探索

和实践案例

城市生活圈在发达和发展中国家有很多成功的实践案例,墨尔本、首尔、熊本、瑞典、巴黎、上海、成都等城市在生活圈规划实践方面的经验可圈可点,值得借鉴。


2.1营造更宜居的城市:墨尔本践行“20分钟邻里生活圈”理念


图2 墨尔本“20分钟生活圈”规划概念示意图


《墨尔本规划》中大力倡导建设“全球最宜居城市”,并提出了“20分钟生活圈”的概念,是要“为市民打造一个可以在20分钟内解决生活所需、到达工作单位、回到家的社区,20分钟内到达公交车站或者火车站,在20分钟内到达工作单位,在20分钟内到达商场、公园、活动广场、餐厅、学校、医院、邮局等地”2


《墨尔本规划》中指出“20分钟生活圈”社区必备的三要素包括三个方面,首先要拥有足够的人口来吸引更多元的商业与服务业发展;其次需要营造优良的步行环境;此外就是需要给市民提供集会和活动的公共中心区域。在此基础之上,墨尔本在“20分钟生活圈”在建区域给出了相应的支持政策:比如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人口在该地区居住,在“20分钟生活圈”周边审批更多的住宅用地和多用途用地,并鼓励小批量建设项目以填充多用途用地。


在具体规划建设策略方面,墨尔本地区一方面支持建设活力社区的中心网络:包括提升公共区域空间品质,联系当地的零售业、住宅以及多功能用地发展情况,以辅助当地政府及行政法庭进行政策的规划,为需要改造的商店与超市提供实际指导;针对区域内部及中心新建的咖啡厅和购物街,制定必要政策与指导,也包括已有商业区的扩张;检查食物运输车的运营限制。另一方面积极支持当地政府规划并管理其社区:提出达到“20分钟生活圈”的目标需要当地政府的协助,包括:完善人行道、自行车道等非机动车道的建设,并保证行人的交通安全;为居民的住房提供更多的选择;为公共开放区域增加更多便利的出入口;建设足够的基建并配套相应服务;保证便利的公共交通;同时政府积极寻求支持“20分钟生活圈”项目的投资,真正从实操层面促进“20分钟生活圈”的规划实施。


2.2促进城市均衡发展:韩国首尔生活圈层次规划实践


图3 首尔城市生活圈规划概念示意图


生活圈规划是“2030年首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城市基本规划与城市管理规划的桥梁,也是新一轮规划的主要特色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为消除生活圈之间的差距,通过规划设计策略和方法缓解地区间发展不均衡问题。生活圈的空间范围不仅要考虑地形、地势、河川、公路等自然条件、客观环境,还要综合考虑城市的发展过程、影响范围、中心区功能及土地利用特点、行政区划、教育学校区、居住地域居住人口特点、相关规划等内容。首尔的生活圈规划包括5个圈域(大生活圈,50-300万人)和140个地区(小生活圈,5万—10万人)。其中,大生活圈空间范围广,一般包括3至8个自治区,综合考虑行政区划、人口数量、居住人口以及土地利用特点等因素,将全市划为城中、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五个圈域。小生活圈主要是自治区的界限内,基于各行政土地利用之间的关联性,以5~10万人口为单位,设定140多个体现地区日常生活基本活动范围的生活圈。生活圈的重点任务在于地区均衡发展和职住平衡等宏观问题,地区的划分综合考虑商业、商务、居住、公共服务、公园与绿地等,布局在用地功能相近、居民联系密切以及设施需求存在共性的临近地区。


2.3优化服务设施层级:日本熊本的生活圈层级优化

日本在城市化过程中提出了“生活圈”的规划概念,试图通过“生活圈”来帮助国家区域、大都市及地方县市等地域的开发规划与结构调整。


日本熊本市生活圈的层次体系由高到低包括定居圈、定住圈和邻里生活圈,其中高层级的生活圈均由若干下一层级的生活圈组成:第一层级“定居圈”是对“广域生活圈”概念的延伸,延续了以“中心”为核心发展和围绕“中心”配置设施的理念,发展了“广域生活圈”概念范畴,其设施配置由仅配置公益性市政设施,到配置各类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生活设施,并提出以合理配置大学的形式,引导人口向大城市外的地区涌入,城市商业区为核心,提供高等级的商业、艺术文化、休闲、交流等城市服务;第二层级“定住圈”是突出地域特色的规划圈,规划以地域设施网点为核心,通过公共交通与中心商业区进行联系,定住圈规划尽可能以地域生活网点为核心,提供必要的商业、行政、医疗、福利、教育等服务,以步行或骑行为主导交通方式的区域,该区域内还包含城市内绿化、丰富的地下水等环境特征,具有地域历史文化特点的人文特征;第三层级“邻里生活圈”,即最小层次的生活设施网点,集合了市民日常生活的主要服务,通过步行或者自行车行与定住圈核心进行联系,集合市民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居住区内提供最基础的生活需求服务,看重建设居住区周边所使用的设施,也是以步行和骑行为主导出行方式的圈层。


2.4让城市生活更有温度:瑞典开展“1分钟城市”更新建设


图4 瑞典“1分钟城市”理念下同一条街道,不同的改造方案


现代城市极致的分工也让我们很容易地便过上一种“孤岛式”生活,我们可能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感受,一年到头见不到自己的邻居几面,生活中缺少邻里温暖的感觉。从人的本性来讲,没有人愿意成为一座孤岛,很多人都非常向往那种相互支持、相互照看的“大院生活”。在疫情期间,人们体会到了社区的重要性。当我们能时常跟邻居打个招呼、聊点家常,或者是一起参加当地艺术展、社区居民创办的读书俱乐部、电影之夜等活动,又或者是在公益活动中去帮助社区中的人……这些小小的举动,都有助于营造出一个更加有凝聚力、更有归属感的社区。因此瑞典提出的“1分钟城市”的概念跟“人”贴得更近,其目的是为了使得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更有温度。


图5 斯德哥尔摩某街道上的木制平台


在规划内容方面,“一分钟城市”仅从街道层面考虑,关注家门口和周边邻里空间,但不期望在城市这个小单元里满足所有的功能。通常通过“街道公共空间”、“口袋公园”、“便民广场”、“邻里公共空间”、“商业广场”等公共场所在社区空间中的融合设置,为居民创造生活交往与生活服务空间,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创造了条件。家门口外的空间是通往外界的第一道门户,能让居民生活与公共环境融合互动起来,更有可能认识街角酒吧的老板、咖啡馆的朋友、孩子幼儿园的老师、跟你同住一楼的邻居等邻里朋友。

瑞典“1分钟城市”的实施费用完全来源于国家创新机构,由政府买单,这对于北欧高福利国家来说,相对宽裕的财政条件让其有较好的能力进行规划和实施,但是在人口基数较大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财政条件并没有那么好的地区,要实践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并且可持续地维护下去,还有很多方面的内容需要进一步研判与探索。


图6 瑞典“一分钟城市”建设中街道空间中最有创意的公共空间座椅


2.5全面提升社区功能:“15分钟巴黎”计划


图7 巴黎15分钟生活圈规划概念示意图


巴黎市长提出全市“无车化”的设想,对市内交通进行多种改革,限制机动车、减少路边停车位、鼓励步行和骑行等低碳出行方式,让巴黎“慢”下来,提出通过出台禁令,要求1997年前生产的旧款车型不得在工作日上路。此外,塞纳河沿岸的一些区域也被划为了机动车禁行区。据统计,仅2019年,巴黎骑行者的人数就增加了54%。巴黎城市规划专家认为城市生活的幸福感来自有尊严的生活和工作、生活必需品的持续供应,以及有充足的教育和娱乐资源。


在这种情况下,“15分钟巴黎”战略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该战略提倡建立一个短距离的多中心城市,将生机与活力重新注入街区,使其能够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即以家为中心,人们可以在步行或骑行15分钟的范围内满足一切需求,从消费、休闲,到工作和其他文化活动,基本构想是将诊所、警局、市政厅、学校、公司、各种商场超市、遛狗散步野餐、运动、诊所、娱乐文化活动……规划在这个15分钟圈里。“15分钟巴黎”的核心是让每个社区都能拥有这些功能,人们不再需要驱车前往散落在城市各处的公司、商场、学校或是体育场,在家门口就能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人们可以在家附近找到教育机构、工作场所、餐厅、健身休闲空间、社区诊所。“15分钟巴黎”的设想是一种生态化的城市转型。“15分钟巴黎”计划还鼓励人们挖掘那些公共或半公共空间的潜能,比如图书馆、体育场,或是社区商铺。比如,一些学校的运动场可以在夜间对临近社区的居民开放,作为体育休闲,甚至夏日的夜间纳凉地——此前巴黎还曾发布过一份全城夏日“纳凉地图”。


2.6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活网络:上海15分钟生活圈实践


图8 上海15分钟生活圈规划概念示意图


新一轮上海总体规划纲要中,很重要的一个章节是《营造多元融合的城乡社区》,逐步构建步行15分钟步行可达,宜居、宜业、宜游的城镇社区生活圈网络,平均规模约3-5平方公里,服务常住人口约5-10万人,配备生活所需的文教、医疗、体育、商业等基本服务功能、就业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生活圈内设置社区中心,作为生活圈内的综合服务和公共活动中心。以500米步行范围为基准,配置满足老人、儿童、残障人士等不同群体基本需求的日常生活服务设施。构建无障碍、人性化的步行系统,串联居住区、公交站点、服务网店以及就业网点,形成安全、舒适的慢行环境。乡村社区结合镇村布局,配置符合郊区生活生产特点的各类服务设施和社区中心,构建社区生活圈网络。


目前,上海市已有一些15分钟生活圈建设的成功案例,包括普陀万里社区、浦东新区、缤纷社区等。三个社区生活圈各有特色,其中普陀万里社区,重点在公共要素清单方面,探索了如何从区域角度基于区域评估和社区需求调查形成公共要素清单;浦东新区缤纷社区以行动为导向,基于社区资源确定九项行动的三年推进计划,在行动计划和实施机制进行了创新;静安区美丽家园通过居民的广泛参与,探索了社区治理、公众参与以及社区规划师参与机制,以此推动老旧社区更新。上海万里街道普陀区率先开展创新的社区治理模式研究,以新成立的万里街道为试点,目标是形成一套完善的社区规划编制办法、社区发展实施路径、社区服务治理机制等。


2.7完善全龄段、全能化服务网络:成都15分钟社区生活圈实践


图9 成都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概念示意图


成都打造15分钟品质社区生活圈,尝试构建覆盖全年龄段、覆盖所有便民需求的社区生活服务设施,逐步推动蔬菜、零售、家政、早餐等生活便民服务全覆盖,加快建设社区养老院和日间照料中心,完善社区少儿托管服务。


成都倡导五大社区理念,一是品质社区,构筑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二是美丽社区,实践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三是和谐社区,做到“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四是活力社区,鼓励高校院所面向开放培训资源;五是人文社区,将天府文化深度融入社区建设和居民生活。同时也提出完善七大机制,包括创新社区发展治理工作推进机制、构建以职能归位为重点的联动推进机制、完善“一核多元、共治共享”机制、完善扶持社会发展组织机制、健全促进社会人才发展机制、健全社区发展治理多元投入机制、健全以居民为主体的权钱统一机制。


03

对构建“以人为先”的多元化

城市生活圈的启示

综上全球关于城市生活圈的案例,我们可以得到对构建“以人为先”多元化城市生活圈的启示:

3.1重视对“人”的关怀,摸清居民时空行为规律与需求

城市生活圈的核心是“人”,应以人的活动和需求为核心,在生产生活空间周围,通过优化配置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公园绿地、商业服务等功能,在生活圈这一空间范围内让生产、生活、休闲等基本需求都得到满足。通过泊松过程3等手段摸清一定城市生活圈范围内居民的时空行为规律4,应用于对城市生活圈空间规划的引导和布局中。此外,对于人类群体出行行为时空图的分析可以为交通路网设计和道路流量规划,包括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设施的选点提供借鉴;对人网上行为的分析可以为更好的开展互联网信息推荐服务提供借鉴等。


3.2倡导“社区+”理念,建立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活网络

构建“以人为先”的多元化城市生活圈,倡导“社区+”的规划理念,在现有的城市生活圈规划理念上,叠加一些新的内容,赋予新的含义,采用新的规划方法和技术手段,在城市生活圈的规划中,+战略规划,+底线约束,+经济评估,+引导手段,+共治举措,构建出面向实施的城市生活圈空间规划。城市生活圈是城市生活的基本空间单元,以适宜的步行范围为空间尺度,配置居民基本生活所需的各项功能和设施,引导健康活力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构建“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宜学”的社区生命共同体,提高城乡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服务水平,构建绿色生态的宜人生活圈环境,优化串联步行网络和公共空间系统,建立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活网络。


3.3营造更宜居的城市:墨尔本践行“20分钟邻里生活圈”理念

构建面向实施的城市生活圈管理边界,与居住区边界、居委会管辖边界、行政辖区边界整合,匹配相关管理事权,弱化管理职能,强化服务意识,让各级城市生活圈真正成为居民安居乐业的乐土。建立人性化、职能化的城市生活圈服务模式,加强“服务”的理念,放弃“管”的方式,让居民成为城市生活圈的主人,公共产品供给的参与者,城市生活圈供给侧改革的谏言者。


3.4提升管理绩效,完善全域全龄段全能化生活服务内容

重视城市生活圈中各个年龄段居民的生活服务需求,从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基础设施保障层面满足全龄段的具体需求,逐步完善覆盖所有便民需求的生活服务设施,再根据各年龄段居民在各个时间段的需求,在城市生活圈的全域范围建立完善的服务内容,涉及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生活购物、子女入托、儿童游戏、求医问药、休闲健身、理发美容、老人看护、生活事务处理(如买水买电、旧物修理)等基本生活需求以及互联网+等智慧生活内容。加强生活圈全能化服务内容广度的衍生,将“城市生活圈”、“防疫防灾圈”、“健康生活圈”的规划内容融汇整合,营造更加具有抵御风险能力的宜人生活圈。


3.5培育文脉精神,加强生活圈文化活动的培育和品牌塑造

从城市生活圈的性格来说,不同地域有不同特点,不同地产集团有不同的品牌文化,不同类型的居住区有不同的生活文化特征,因此不同层级、不同地域的城市生活圈有各自独特的文脉精神,应该加强生活圈文化活动的培育,比如有特色的社区体育活动、商业推广、文化活动等,逐渐培育出该生活圈的文化品牌和圈内生活性格。


结语

构建“以人为先”的城市生活圈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在空间指标建设,政策支撑保障方面都需要不断的尝试和探索,践行以“人的需求为核心”的规划理念,破除部门行业管理的壁垒,整合各部门、各行业的社区资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各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协作,并随着城市规划的实施不断实践和优化完善。


衡量一个城市的幸福度,不是冷冰冰的数字,也不是难以感觉的经济增长,而是它带给市民切身的便利与安心。我们希望通过城市生活圈的规划建设,让城市变成一个让人温暖、便利、安心、活力、友好并让人幸福的生活圈空间。

参考文献

1.《北京城市副中心公共服务圈规划设计导则》.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7.

2. 钱征寒,刘泉,黄丁芳.《15分钟生活圈的三个尺度和规划趋势》.《国际城市规划》.2022.5.

3. 欧阳慧,李沛霖.《东京都市圈生活功能建设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城市经济研究》. 2020.03.


注:

1 引自程蓉.《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空间治理对策》.规划师杂志.2018,9,29.

2 引自安然.《墨尔本打造20分钟生活圈,你想搬过去住吗?》.澳房汇.2015,08,03.

3 泊松过程被广泛应用于人类活动的量化模型中,描述单位时间内或指定范围内特定事件出现次数的统计规律性,例如模拟交通流量的模式或事故发生频率,商业话务中心的配置,库存管理,以及估计移动通信中占线的电话数量。

4 对人类行为时空规律的讨论古已有之,但是真正定量化的研究并推动形成一门受广泛关注的新兴交叉研究方向,主要归功于Barabási和Brockmann 2005年及2006年在《自然》上发表的两篇论文。近年来该项领域的研究成果又涉猎到人类时空行为的非均匀性、人类行为在时间上的阵发性和记忆性、人类空间出行回转半径极端缓慢的增长、人类空间出行的强可预测性等等。

作者:陈玢

作者单位: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转自公众号“cityif

其他相关

怎样让记忆力提高,鱼的记忆力只有七秒,草根秀:八岁神童过目不忘 超强记忆堪称最强大脑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4-01-07 阅读: 141
齐鲁网讯 草根秀又跟大家见面啦,入正题之前,小编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小时候幻想过自己有超能力吗?小编曾经无数次的幻想过自己跟别人不一样,可以瞬间转移、过目不忘、穿越时空……停停停!言归正传,今天要说的这几个还真的跟超能力有关系,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来自山东卫视《中国少年派》的小朋友。八岁萌娃展示过目不忘本领...
过目不忘记忆力训练,怎样让记忆力提高,期末阶段适用于小学高年级及中学的超强记忆方法:循环记忆法!

过目不忘记忆力训练,怎样让记忆力提高,期末阶段适用于小学高年级及中学的超强记忆方法:循环记忆法!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4-01-07 阅读: 160
当我们接触某个事物时,该事物在我们大脑里基本能维持不到1秒的时间;第二次接触该事物,记忆能维持在1到2秒;第三次能维持1分钟左右;第四次能维持半个小时;第五次能维持一两个小时;第六次能维持七八个小时;第七次,能维持高达十几个小时。而在隔天、隔周进行重复记忆的话,记忆时间还能持续更久。要想形成长久记忆,必须多次接触需要记住的信息,这种“循环记忆法”非常适用于期末复习。...
记忆大师课,一分钟记忆术,记忆专家周日再次免费授课,预约请从速

记忆大师课,一分钟记忆术,记忆专家周日再次免费授课,预约请从速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3-11-22 阅读: 134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黄珍实习生刘雪昊)超强记忆法火了!上周日,众多妈妈带着孩子来楚天都市报免费试听,不少人点赞:超强记忆法真棒!不熬夜苦读,不死记硬背,孩子短训10分钟就牢记了20个英语单词。应众多家长请求,本周日(20日)下午2点,楚天超强记忆冬令营再推免费试听课,快和孩子一起免费体验吧!楚天超强记忆冬令营将在寒假闪亮登场,5天4夜让孩子记忆水平迅速提高2至5倍,终身受益。营地设在湖北省奥体中心,由专业教学团队封闭管理,前80名免费赠送36课时强化巩固。主讲老师:中国记忆实战专家解少萍,成功指导多名学生获得世界脑力锦标赛亚军,指导学生单科成绩最高提高30分。上周日的试听课上,古田四年级女生黄心怡、徐东八年级女生沈美成等通过记忆法指导,在现场短训10分钟后,牢记了50个随机数字或20个英语四级单词,真正体验到了轻松高效的学习方法。...

最强大脑记忆力课程,记忆大师课,学习力差的人正被社会所淘汰,《无限可能》教你练就快速学习力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3-11-22 阅读: 129
去年曾留意到这样一则新闻:华为宣布为了优化员工结构,花10亿补贴辞退的7000名老员工。其中大多数人都为34岁以上合同到期的员工。看到这则新闻的80后估计都要慌了。大家在心慌的同时不如好好想一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会在公司失去竞争力,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我想一定是那些安于现状,个人发展速度明显跟不上企业以及社会发展速度的人优先被淘汰。大家都知道华为是一个技术创新型的企业,只有掌握核心技术,能够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人,才是职场中的“常青树”,才会不用担心被职场淘汰的可能。不学习或者学习力差的人,总是慢人一步,最后会被远远甩在身后。...

最强大脑超级记忆术,超级记忆,宅在家里无事可干?了解大脑的奥秘,帮助孩子打造超级记忆力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3-11-17 阅读: 168
这个假期居家学习成为了热点,在家学习的婷婷向妈妈哭诉道:“妈妈,我为什么总是记不住这篇课文,都朗诵很多遍了,可是仍然不能完整的记忆下来。”婷婷学习很刻苦,面临小升初的压力,假期也都学习到深夜,可是学习成绩却并不算十分优异。婷婷的妈妈对此有些苦恼,她发现:婷婷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很多,平时对自己要求也严格,可是婷婷的记忆力并不好,很多知识点要花费较长时间,并且反复多次的记忆才能记得住,婷婷在记忆各类知识点上花费了很多的时间。这让妈妈产生了“孩子是不是智力不高?”的想法。...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