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记忆培训体验,深圳文艺家|唐华刚:爱剧场 爱深圳 这就是我
【编者按】改革开放40多年来,深圳不但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也创造了文化发展的奇迹。一批批文艺人才扎根特区建设发展、挺立改革开放潮头,结下深圳文艺事业的丰硕果实,持续推动着深圳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
我们特此开设专题文艺品牌栏目《深圳文艺家》,从深圳文艺家的成长、奋斗历程和艺术成就等角度,深入探索、挖掘背后故事,展现深圳文艺家精湛的艺术素养和精彩的艺术心路,让艺术之光闪耀在城市的星空。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11月21日讯(记者 赵文硕 实习生 李宛欣)“舞台无处不在,道具无处不有,这就是唐华刚,一个爱舞台、爱灯光的人,一个地地道道的基层文化工作者,最多就算一个文艺工作者,爱剧场,更爱深圳,这就是我。”——唐华刚
唐华刚。(受访者供图)
扎根在深圳龙岗的文艺之花
与艺术家谈年少时,“初心”是绕不开的话题。
“我小时候看到剧团的人来到我们家乡演出,有空的时候他们就躺在小河边晒太阳,我当时觉得这个工作很不错,就这么接触了艺术,现在想想我还算是幸运,能够做我自己想做的,而且我自己也能够把这个行业做好。”儿时的第一直觉悄然成为几十年间的热爱,既是阴差阳错的决定,也是命中注定的开端。
回顾自己在深圳30多年的岁月,深圳在唐华刚心中的意义非同一般,“在我的概念里,深圳是我心中的故乡,因为我所有的一切都和深圳息息相关。”
“我永远记得在外地进修学习时,同班的人开玩笑说深圳是个文化沙漠,来三天就不想看书,一个星期就不会写字,我说你们是对深圳不了解。”深圳是有自己的文化的,无论是当初还是现在,唐华刚都无比肯定这一点。
唐华刚。(受访者供图)
1993年,唐华刚初到龙岗坪地单位,领导给他下达了一个工作指令——写一份文化工作计划书。彼时的坪地文艺基础非常薄弱,很多基层工作者甚至从未接受过专业训练。那一年的唐华刚年轻内向,但想法已十分大胆,“我就在计划中写道:在不久以后,坪地、龙岗的节目要走向全国的舞台,走向海外。对方笑着问我是开玩笑还是真的,我回答说是真的。后来,我真的做到了。”
往日的深圳并没有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线路,唐华刚只能乘坐公交车往返坪地与市区之间,早上5:30出发,再搭乘最晚的班车回来,来回要花6个小时,风雨无阻。唐华刚回望着自己在坪地的三十多年光阴,他感慨万千,“困苦的环境会让人成长得更加迅速,也会让人感受到生活的风俗。”从这一时期开始,唐华刚从生活中快速汲取创作养料,一部又一部的国家级佳作相继诞生。2003年创作的 《王婆选婿 》、2004年创作的 《种瓜得瓜》获得中国曹禺戏剧奖,2005年编导、出演的《粉墨》荣获中国戏剧文学奖、小型剧本一等奖,2009年编导的《人生》荣获第六届中国戏剧文学奖二等奖,2011年编导的《最幸福的事》荣获第四届中国戏剧奖、优秀编剧奖......
2021年8月,唐华刚调到龙岗区文化馆工作。在三十多年的文艺生涯中,“我是一个基层文艺工作者”的自我定位是他一以贯之的人生信条,即使在今日,早有诸多荣誉傍身的他在采访过程中仍不断强调,“我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基层文艺工作者”,这一定位于几十年前坪地的唐华刚是,于今天在龙岗区文化馆的唐华刚也依然是。
“唐老板”的“艺术宝典”
唐华刚的艺术作品秉持着他对于戏剧的理念,最核心的观念就是“共情”,这也是他认为衡量一部戏剧作品是否优秀的标准线。“好的戏剧应该是情,而不是外化的符号。当你剖析了情感,产生了共鸣,这才是好的戏剧作品。”唐华刚认为,对于深圳的戏剧作品也理应如此要求,如果一味延续其他地方的呈现方式,只会让作品缺失独特的记忆点,必须重视深圳文化符号的特色,从心底来诠释情感,才能创作出真正富有“深圳风味”的作品。
“湖南汉子”唐华刚在“落户”坪地的初期,也领会到了“异乡人”常见的尴尬,“那时候大家工作、生活,都用客家话,没办法,必须要学会,我就去和小朋友、老人练习对话,还天天去菜市场和老太太们聊天。”
随着对客家方言、客家文化的深入了解,唐华刚把这些地方特色融在了艺术创作中。2009年,唐华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参演大型话剧《深圳日记》,扮演一位客家人“唐老板”,一句“奏马盖”(干什么?)让人耳目一新,引得整场观众爆笑。这场让人大开眼界的深圳剧目在北京大获成功。
唐华刚在接受记者采访。(邹加杰/摄)
“真实”是唐华刚创作的另一大重心。作为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唐华刚,除了要从事与专业有关的工作之外,还要干一些“杂活”,查违建、管交通、深入社区走访……基层的工作经历让他在文艺创作上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他为参加全国首届职工曲艺展演大赛而选用的哑剧作品《心灯 》中,有一段情节是路边的一个井盖被偷走了,结果人就掉进去了,这个极其生活化的细节正是来源于他一次下队去视察网吧时的真实见闻。“我跟朋友开玩笑,我说你们还要下基层体验生活,我就不需要去刻意体验,我的每一个作品都是来自生活。事实上,也只有通过干其他的工作,我们才有更多的生活素材,才能够完成更好的作品。”
除了这些之外,唐华刚还有一个诀窍,那就是“逆向思维”,每当思考作品时,他会先排除脑海里出现的第一画面、第一方案、第一概念,为了让作品有出其不意的效果,每一个细节都要通过无数逆向的思考去佐证。
“传统的戏剧表演常用‘一桌二椅’,但我的表演并不是,我认为道具无处不在。”在唐华刚最满意的一部作品《狱中人》中,所用的道具简单又好用,麻袋里面放填充物可以变战壕,扛起来可以变成炸药包;一格一格的梯子变成了牢房,探出头等于“放风”,伸出手等于“探窗”。
“我的每个作品都是在纠结和痛苦,甚至在绝望中完成的。”正是因为对待自己作品几乎“严苛”的标准,唐华刚的作品逐渐成了业界标杆,闪光时刻连成了夜空繁星:全国首届职工艺术曲艺大赛后,文艺报的记者被感动到大哭;携 《粉墨 》在海外和同行交流时,大家争相来跟他合影;在北京西单演大型话剧 《深圳日记 》,“唐老板”这一角色成为北京文艺圈儿的风云人物。
相伴十年的《第一朗读者》
近几年来,唐华刚的名字还与另一个名字紧紧绑在了一起,那就是深圳的“第一朗读者”,一个由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基金支持,深圳市戏剧家协会于2012年首创的全国性诗歌与戏剧跨界文化品牌。“第一朗读者”以诗剧场的形式传播优秀诗歌和戏剧文化,将诗歌、戏剧、音乐、朗诵和肢体舞蹈、行为艺术等形式有机地融为一体,使诗歌以多样的维度被呈现被感知。
历经十年,“第一朗读者”已成为国内最具活力和先锋精神的跨界艺术现场,在深圳、全国以及海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公益性质的作品能走过10年,每个人都觉得惊喜,唐华刚却觉得自有其中奥秘“我们的跨界是相对完美而完整的,像我们的跨界声音、音乐、肢体、情境……别人想象不到的,我们都能想象得到,都能把它化为舞台,都能把它化为道具,都能把它化为艺术表现形式。”唐华刚自诩是一个迎合了深圳城市特性的复合型人才,“我懂戏剧,懂戏曲,懂芭蕾,懂现代舞,懂民间民俗舞……只有这样我才能面对我的工作,才能完成《第一朗读者》,这就是深圳戏剧人的符号。”
从一开始无人问津,到现在连深圳一些知名的艺术“大咖”都主动要求来参加,让大家改变的不只是作品成就的光环,还有唐华刚的真诚。“因为经费有限,我常跟演员说,您要是愿意来,我一百个欢迎您,您要是不愿意,我也能理解,但是没有一个人会因为报酬低而放弃《第一朗读者》,那些每年都参加的人,甚至没有提出任何要求,让我特别感动。”
谈到对于《第一朗读者》以后发展的规划,他希望能让更多的国际戏剧同行来深圳,让更多的人来深圳感受我们本土的戏剧氛围,看到我们深圳戏剧形式,把真正的深圳戏剧宣传出去。
唐华刚回到湖南老家指导目连戏表演。(受访者提供)
要做一个有良知有责任感的文化工作者
深圳戏剧发展至今,并非一帆风顺。唐华刚认为,深圳戏剧的困境就在于还没有形成专业的理论体系,这就要求现在的戏剧人去自信地引领,同时不要太在乎,不太去计较得失。
谈及在创作戏剧时常见的误区,唐华刚认为关键点在于要做一个有良知有责任感的文化工作者。“你的任务和目的是把故事做得完整,把想表达的表达清楚,让大家记得住,而不是说只顾着设置情景和包袱,那是在为你自己去服务。不要强加自己的艺术观点给观众,而是要经常站在观众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才是对观众负责,对这块土地负责。”
以“拉阔”戏剧节为例,“拉阔”源于对Live(现场)的粤语音译,是唐华刚近几年创作推出的即兴表演戏剧节,表演形式纯粹又直接,不挑舞台,任一广场平地都能成为秀场,一场剧目既能呈现当下感、在场感的内核,又融合了时尚感的新奇张力,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三届,令人过目难忘。
第三届拉阔戏剧节现场。(受访者供图)
唐华刚的创意思路源源不绝,仿佛从未有过尽头。“法国有巴黎时装周,美国有百老汇,那么深圳的文化名片是什么呢?”话题谈到城市的文化标签,唐华刚非常兴奋,“我未来想完成一个深圳最国际化的肢体剧院,不用语言,不用台词,就是看雕塑,通过人物雕塑的转变来完成故事与情节交代。不管它能够引起多大轰动,最起码我做了全世界唯一一台雕塑剧。”
“有很多人曾表示,深圳的作品个个都很好,不论是形式感还是故事情节,都能区分于其他的作品,”这些评价于唐华刚而言是一种莫大的欣慰,“最后结果怎样我其实不太在乎,我不是为了某一位评委去完成我的艺术创作,而是想把 深圳文化的戏剧带出去。”
“深圳的戏剧文化需要引领者,也需要真正走出去。”这是唐华刚做戏剧多年来的奋斗目标,“一定要记住你是深圳人,是深圳戏剧工作者。你要自己去完成深圳戏剧作品,构建深圳的文化元素、戏剧符号,书写深圳的戏剧符号。我相信迟早有一天所有的全国同行,乃至全世界同行都会涌向深圳,来参加我们深圳的某一个戏剧节,这就是大家的荣光。”
文艺家简介
唐华刚,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戏剧家协会理事,深圳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原龙岗区戏剧家协会主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省市级奖项,策划并发起深圳拉阔戏剧节,是“迎大运颂大运”全球首届客家春晚、深圳市知名文化品牌第一朗读者等项目负责人,数十年坚持公益戏剧推广发展。来源:深圳新闻网
深圳记忆科技,“深圳记忆”走进坪山田心社区 客家古村落遗存粘米话
深圳记忆公园在哪里,老墟中的记忆
李进云深圳,触摸创新脉搏,深圳先进院携超250个项目亮相高交会四号馆
记忆力训练方法有哪些,“深圳记忆”第三季第五期 - 大鹏水贝村:古村活化,赓续红色基因
精选推荐
- [记忆方法] 最有效的备考方法,法考如何备考,2021年高考备考:8种高效记忆方法
- [记忆方法] 考前快速大量记忆技巧,最有效的备考方法,考前冲刺:一消备考也要动脑筋,这样记忆方法大多数考生并不知道
- [记忆方法] 怎样快速记忆知识点且记得牢,考前快速大量记忆技巧,会计从业备考不放假,六大归纳记忆法带你飞!
- [记忆方法] 快速记忆方法的小窍门,怎样快速记忆知识点且记得牢,这些记忆方法让你学习、备考的效率大大提升!
- [精品记忆课] 记忆课程有没有效果,记忆力课程,“超强记忆”吸引家长买了课,没上几节校长就失联,41名家长能要回16万余元的培训费用吗?
- [精品记忆课] 最强大脑记忆训练法视频,记忆课程有没有效果,超强记忆系统课_第2节 底层逻辑篇 超强记忆系统课_第2节
- [古诗词记忆] 孩子记忆力差,背书困难怎么办,有什么快速背书的方法,有用的背书方法,快收藏码住吧~
- [记忆方法] 记忆的方法和技巧,记忆宫殿训练方法,技巧:熟记这些顺口溜,轻松记忆历史朝代知识
- [记忆方法] 历史朝代记忆口诀,记忆的方法和技巧,我国历史朝代顺序记忆口诀
- [古诗词记忆] 文科怎么背怎样才能记得住,文科背书怎么背得快又牢固,文科成绩难提高?你需要这12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