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目不忘的超强记忆法,写作也有肌肉记忆?3招教你练成

极简大道 极简大道 2022-12-20 记忆方法 阅读: 313
摘要: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书中,和我们说了一个有趣的事——为什么不能一下子画出大老虎,却能轻而易举写出一个“虎”字。

在《创造与模仿》一篇中,先生这样描述:

我想到一只虎,不能画出一只虎来。但是我想到“虎”字,却能信手写一个“虎”字出来。

我写“虎”字毫不费事,但是不识字的农夫看我写“虎”字,正犹如我看画家画虎一样可惊羡。一只虎和一个“虎”字在心中时都不过是一种意象,何以“虎”字的意象能供我的手腕作写“虎”字的活动,而虎的意象却不能使我的手腕作画虎的活动呢?

这个分别全在有练习与没有练习。我练习过写字,却没有练习过作画。我的手腕筋肉只有写“虎”字的习惯,没有画虎的习惯。筋肉活动成了习惯以后就非常纯熟,可以从心所欲,意到笔随;但是在最初养成这种习惯时,好比小孩子学走路,大人初学游水,都要跌几跤或是喝几次水,才可以学会。


各种艺术都各有它的特殊的筋肉的技巧。例如写字、作画、弹琴等要有手腕筋肉的技巧,唱歌、吹俯要有喉舌唇齿诸筋肉的技巧,跳舞要有全身筋肉的技巧,严格地说,各种艺术都要有……

在针对图画和写字这两种表达方式的比对中,我们发现朱光潜先生提及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筋肉的技巧。先生从美学立场上提出“筋肉的技巧”是表达类学习水平提升的不二法门。非常难得,因为我们一直以为优雅的美学,会摒弃笨拙的实践,看来我们错了。

这样一种反复的练习,动手实践的操作,让肌肉形成最可贵的记忆,形成一种类似条件反射一样的技术动作,就是有趣的“筋肉的技巧”。必须强调的是,这样的技巧,更准确说是肌肉的记忆,还停留在“动手”的层面,类似直觉反应。如果练习的频数足够高,条件反射中消耗的能量更少的时候,大脑就更有余地,就给思维的产生腾出时空,就能升级为“动脑”的层次,涉及到思维。这就是中国人的一句老话,我们最熟悉的法则——熟能生巧。孟子提出,“巧”不是“教”的结果。巧,是个人的造化。

集中探索“筋肉的技巧”到底有些什么存在的价值呢?

其一,这是必经的阶段

正如叶圣陶所说:凡技能贵乎一个“炼”。历练、淬炼,提炼,都要经历一定的阶段。例如写作,就如用木炭笔进行练习,要反复不断。只有持续多次反复,参与高频练习,才能够熟能生巧。老话说得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一切的历练,都是风雨的洗礼。在练的过程中,可能是痛苦的,纠结的,错误的,但它们的价值都是可贵的,它们都是成为走向光明正确的,能够享受快乐的,拥有内心自由的铺路砖石。

其二,这是提升的路径

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提升,必须打好基本功。这是一种共识。

基本功的夯实,就需要通过练习。练习,就是提升的路径。也许身边的某些人,能够绕过这条路,特别擅长或者说是崇尚禅宗所说的“顿悟”。也许还有不少海外的观点,言之凿凿地告诉你“经过实验测定,练习的数量和质量的改变并无多大关联”,他们提倡的是注重捕捉灵感。偶遇、瞬间的触发等,都成为一种获得升级的特殊通道。



相对于大众来说,最合适的路径就是筋肉的记忆。毕竟,每个人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中,扑面而来的就是陌生感,练习就是消除陌生的快捷方式。以写作为例,我们的大脑并不是为写作而准备的。人类的基因遗传中,最初是没有为“写作”预留一个专属区域的。而如今要迎接写作,要建设新区,是随机应变,要与文明的发展同步,必定要通过练习,去除陌生。

既然在进化的过程,应该顺势而动,不断参与实践与体验,往前走,不断提升。

其三,这是灵感的发源

之前我们提及“灵感的触发”,看起来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实际上,就连灵感的生发也和筋肉的记忆有着密切的关联。越是注重练习的频数,越有可能在练习中经逢灵感的来袭。就像一个老玉工,看几眼就能对玉料产生灵感,基于其品质做出创意构思。传统技艺中的“手感”,在一瞬间转化为判断,之后化为艺术成品。并非是艺人的智商值有多高,而是其前期的经验储备足够在瞬间点燃其创意之火。

例如一次写作课上,一个学生将自己的书包写成了“垃圾桶”,文题就是《背在背上的“垃圾桶”》。

背在背上的“垃圾桶”

陈淼



何老师说我天天背着一个“垃圾桶”,那就是我的书包。

它乱得很,里头有一大堆东西。每当我要找东西的时候却什么都看不到,需要仔细找才可能找到,真够乱的。有时候我把它整理后,没过多久又乱了,真可怕!

这就是个“垃圾桶”一样的书包,这就是背在身上的“垃圾桶”。还好,现在已经在何老师的监督下清理干净,变回书包啦!希望今后再也不会变回“垃圾桶”了。

原来他的书包凌乱不堪,而他则将这生活体验化为文字,写成文章。就在这次写作之后,由于文章备受关注,环境的力量也促成他对背上的“垃圾桶”产生了警惕和厌恶,开始自觉收拾,走上良好的习惯养成之路。可以说,正是那次的“突发奇想”产生了奇效。而这样的创意来自哪里?来自日常的筋肉练习。这是我所执教班级中的学生,参与了班级中的“百字作文训练”。每日写,终于在一次的写作实践中,呈现了这样的灵感。

依然以写作为例,看看教材中的“规定动作”,我们的习作课程设置显得捉襟见肘。一学期八次的习作,一学年16次的练习,仅看数量就知道无法满足“筋肉的技巧”形成的需要了。而这16次,很可能在家中完成,完成的方式中难免有抄袭,有“新瓶装旧酒”,每次练习的间隔时间长,效果自然难以抵达。

如何加大筋肉练习,如何经由练习形成技能,我们要探求可用的方法。



第一,随文练

增加练习频数,不能错过日常教学,因此首先提出“随文练”的观点。

例如在阅读课的教学中,随着对课文的学习,因循课文的特质,可以让学生练一练。可以模仿文本的遣辞用句,可以学习文章的组构框架,可以探索作者的写作风格……随文练,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和切入口。例如,贴近课文模仿,随着学习嵌入,基于学习结果升级。

例如学习统编四年级的《诺曼底号遇难记》,其中的哈尔威船长是一个忠于职守的英雄形象。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发现,这样的英雄就在我们身边,可以模仿写。特别是在“抗疫”的大环境下,拥有素材不成问题,随文动笔当堂可行,趁新鲜写下来。

专栏
藏在古诗词里的“生动写作密码”
作者:何捷老师的生动语文课
99币
11人已购
查看


第二,百字练

我进行百字作文练习已经20多年了。具体做法是:让学生每日写,即兴、及时地动笔,不求长文,百余字可以。或记录今天的生活,或抒发今天的感受,或随手记下灵光闪现的只言片语。不在乎意思的崇高,不在意篇章结构的整齐,只注重每日坚持动笔。就这样的练习系统产生了神奇的效果。希望大家关注《何捷老师的百字作文系统》一书,这里就不再赘述。



第三,生活用

如果只是练,而不产生作用,很快就会泄气。每天刻苦练习而没有得到鼓励,很难维系。而生活中的运用,无疑对写作来说是一种反哺,是一种奖赏,一种巨大的启发。我们主张在生活中尽可能地用上这些练习的结果。

例如,早上起来要吃什么,前一晚给妈妈写一个留言条;有什么心愿和爸爸说,写一封书信,期待回复;要达成什么目的,可以写一封申请书;要同学要进行比赛,可以写一封挑战信;有困难要紧急求助,还可以来一封“鸡毛信”;即便是写最老土的作文“我的特长”,也可以把它设计成名片,在名片的一面书写自己的特长,将名片用于和同学的交往……

将写融于生活,化为实践,用起来,形成巨大的体验洪流。可以想象,当筋肉记忆足够强大时,接下来就“有余力”去思考:如何做得更好?怎样才有艺术性?要怎么发挥一种创意……

这些都不是天方夜谭。足够的“筋肉技巧”积累,会带来质的改变与飞跃。

(作者单位: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其他相关

肌肉起止点趣味记忆,临摹了一堆字帖却依然写不好字?可能是肌肉记忆的锅 - 好课推荐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2-12-20 阅读: 276
虽说如今科技发达,需要提笔写字的场合越来越少了,但依然无法阻止大家练字的热情。尤其是成年之后,这种愿望往往会愈加强烈。一是出于对童年遗憾的补偿:“即使我考全班第一,也没人愿意抄我作业。”二是出于对成年人世界中机会成本的考虑。比如各类考试中隐藏的"卷面分";签名/贺卡/便签/明信片/亲笔信/情书等社交场合……等等。...

肌肉记忆是永久的吗,活肌肉与死肌肉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呢?如何练出活肌肉呢?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2-12-20 阅读: 332
导语:肌肉由多种组织组成,属于人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最近我听到一句很有趣的话:“长期健身的人肌肉是死肌肉”。是不是大家都感到疑问呢?肌肉还分死与活?那么哪些肌肉是活的?小编没接触健身运动之前,也是对这些不太了解,如今接触后便明白肌肉的确分为死肌肉与活肌肉。...

肌肉记忆经过大脑吗,重心不会转换,先不要上台打球,用这种方法训练肌肉记忆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2-12-20 阅读: 232
点我观看视频版教学...

肌肉记忆法是什么意思,保持专注的诀窍之三:从肌肉记忆到本能反应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2-12-20 阅读: 195
我最近读了《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觉得收获很大,也有很多感触。外国教练写的书大多比较实用,不喜欢讲那些虚头巴脑的理论,重在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书的框架结构也多是条目式的,每个章节的标题喜欢用1234,有点类似于小贴士,这便于读者按这些要点很快地上手试验。...

肌肉记忆多久会消失,“记忆三步法”,专治记不住·记不牢的孩子,为孩子收藏

作者: 极简大道 时间:2022-09-17 阅读: 373
“记忆三步法”,专治记不住·记不牢的孩子,为孩子收藏!记忆的第一个环节▼背诵如果孩子背很多遍还是记不住,问题就出在背诵环节,建议从3个方面来改善。1、背诵的时候一定要出声不仅是英语和语文,数理化也是,读出来的时候,其实是眼睛看了一遍,嘴读了一遍,自己读出的声音又被自己耳朵听到,通过三次的加强,记忆效果就会好很多。我上高一的时候,我们学校的一个高三学长从不上晚自习,也不回家,就跑到楼顶上大声背诵今天学的内容,这个学长成绩一直很好,每次考试都是年级前几名。...

年度爆文